翰林院程泽霈拜题诗。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摄
重庆綦江网消息(文/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8月16日、23日、30日,《綦江日报》第四版“綦走发现”分别以《矗立綦江的巴县节孝坊》《巴县节妇与綦江武举父亲杨鹏飞》《两个杨武举,很是了不起》为题,从新盛街道号房村开始,先后追踪到气田村、德胜村、宝珠村。本期起继续深挖宝珠村与杨鹏飞关联的历史人文典故。
【耳目一新“文明堂”】
宝珠村岳家岩古寨是我区境内20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之一。2022年9月25日,受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委托,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团对此开展例行保护巡查。发现它在綦江境内现存的寨堡型古建筑中,有三个特别之处:
一是占地面积最小,仅有800平方米。仅为相邻石梁岗古寨73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的九分之一。
二是寨门门扇至今保存完好,且还穿着一件当年的铁衣铠甲。传闻其是得到匪徒将至的报信后,仅用几小时鼓风、锤打冶炼而成。文化服务志愿者不以为然,因为这工艺流程明显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绝非几小时就能完成,推测其是建寨后,为防刀砍、火攻等强化寨堡固若金汤的未雨绸缪,因其后又有效阻止了攻打,夸张演绎的结果。
三是寨名文化气息浓厚,仅有的一道寨门,门楣上镶嵌着一块上刻“文明堂”的扇形石匾。这一点,与永城镇瀛山村的“芙蓉书院”(详见本报2021年12月1日第四版“綦走发现”专栏《綦江芙蓉书院的三重谜团》)不分伯仲。相比大多数古寨仅有“什么寨”或“什么门”的通俗刻字,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刻下,自然让人不自觉地高看一眼。
【建寨起因再探讨】
从寨堡正门拱券(xuàn)上镌刻的时间“咸丰四年(1854年)九月建修”可看出,建寨起因并不是传闻中防咸丰末年(1861年)七月才从南向北攻打綦江的“长毛贼(清廷对太平天国部队的蔑称)”。那直接诱因是什么呢?
文化服务志愿者在清《綦江县志》卷之五《武备》篇找到了《咸丰四年甲寅黔省杨逆案》,结合民国《续遵义府志》卷二十六《年纪一》可知:咸丰四年八月初四,贵州九坝杨漋喜(又名杨凤)反叛,初六攻占桐梓县城,“更遣贼数百屯聚松坎”,到了二十二日,分两路进兵攻占了紧邻綦江石壕的温水场、綦江青羊市(今青年镇)。九月初三又从梨园坝深入綦江境,初五突攻石壕,“逆焰之方炽也,我綦逼近,人心惊惶。”筑寨自保,自然又提上了议事日程。
【幸福“醉翁”杨三纲】
拱券上镌刻的时间左右,分列“胡正乾”“杨三纲”两人姓名,从这排序得知,距今169年前建此全石寨堡时,并非之前宣传的杨姓独建,且胡正乾的地位或出资应该在杨三纲之上。只是非常遗憾,文化服务志愿者们一直没有找到第一寨主胡正乾的信息,只好留存,继续待考。
那杨三纲呢?当地人顺手一指,与“文明堂”一湾田之隔的古墓,就是杨三纲的百年归宿。文化服务志愿者们走近一看,该墓为条石包砌的八字坟,墓前一块高约2.5米的独立石碑上,清清楚楚地竖刻着一列文字——“大清杨公讳涛字三纲氏欧阳暨子媳张氏墓”,原来这是一座两代三棺合葬墓。
转到背面,原来是各棺主人的基本信息,完全清晰可辨。杨三纲“生于嘉庆三年(1798年)戊午岁三月十六日酉时,殁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岁七月初四日子时,享年六十四岁”。其妻欧阳氏“生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岁又二月十六日午时,殁于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岁六月十三日子时,享年七十一岁”。“公之子媳张氏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壬辰岁二月初九日申时,卒于同治九年(1870年)庚午岁正月三十日壬时,享年三十八岁。”最后的时间落款有两列,前后为“咸丰四年(1854年)九月上浣”“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中浣”,结合该墓坟头石料规格不大、雕刻并不豪华精美分析,可推知该墓为杨三纲与“文明堂”同时营造的生基,工时不长,后一个时间“同治十三年”疑为张氏落葬后补刻时间或立碑时间。只是预造三棺生基时,肯定没有时年仅21岁的幺儿媳妇张氏的位置。为什么却在16年后将其葬入,背后发生了什么变故,文化服务志愿者们没有探得结果。
从碑刻的祀男杨含辉、杨增辉、杨德辉、杨炳辉,祀孙,曾孙等37名后人的名讳,10名曾孙中年长的杨天柱、杨天佑已经分别娶妻分析,他56岁时即已实现四世同堂。把封建时代“小儿大媳妇”“女大三,抱金砖”,尽早实现传宗接代的时代遗俗展现得淋漓尽致。
独立墓碑后的八字坟头,正中一只蝙蝠展翅稳坐坟帽,“福”的寓意不难理解。但其下人物坐雕,一组三人,端庄慈祥,中间一位戴的却是“一字形”文官帽,并无清代特色。綦江地区最终被清朝**牢牢控制,是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月彻底赶走吴三桂**之后,说明174年后的綦江民间,骨子里的宋明气节仍然根深蒂固。
坟帽下方,正中石匾题刻“道继南来”。语出先秦儒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大成者《易经·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意指杨三纲生平,所生之心皆为善,则善可成而道得以继。
“道继南来”石匾左右为“翰林院程泽霈拜”“胡正荣顿首拜”卷轴诗匾,檐下还有“■学正堂王正邦、廪生张先泽、增生杜在先、刘泰时”等贤达的赠诗,其中社会地位最高的应是担任实职的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毕业后任兵部主事的程泽霈,署灌县(治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训导的王正邦。这些石匾题字风化特别严重,其中相对完整,尚可析读其义的有如下几句:
晚年家政付儿曹,白发承欢自服劳。除却高堂当夏清,看将尘网等秋毫。庭栽绿竹疑居蒋,■种黄花似学陶。■■也知公意趣,常随杖履步东皋。
争利折■头,争名競■口。攘攘者皆然,而公独曰否。南平治之东,东居创无守。足不履县庭,陶情花竹酒。一日难一醉,一醉■一斗。家饮召诸孙,市饮呼老友。把名田舍翁,其实义皇■。此语誌■■,憨非大笔手。
林园遍种公孙竹,萱室群开姊妹花。人世渊源多寿考,一生酒国度年华。每从小市矜豪饮,扶醉归来日未斜。
卜吉阳山阳,新居不尺咫。吾殁此遨遊,吾生经杖履。奈别有天地,阴阳■万里。诗中本■传,田园足生理。继继清白风,是生孙向子。
以上诗文,生动刻画出一位淡泊名利隐居田园,种花植竹美化家园,呼朋唤友含饴弄孙,甩手家政颐养天年,视死如生恬淡安适的“醉翁”形象。但只字未提其建修“文明堂”事宜。说明今天看来建寨维安的浩大工程,在当时杨三纲或里邻心中,并非必须记录的事项。也可推知“文明堂”并非杨三纲的住宅,只是危急时分的短暂避难场所。
至于杨三纲与武举杨鹏飞的家族关联,敬请期待下期“綦走发现”。
文/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原标题:宝珠古寨与武举人杨鹏飞的关联探索(一)
来源:重庆綦江网
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3-09/06/content_4572146.htm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qj023.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