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标题: “无手续费”“免息”……重庆金融监管局发布网贷“套路”风险提示 [打印本页]

作者: xia2021    时间: 2024-9-22 13:25
标题: “无手续费”“免息”……重庆金融监管局发布网贷“套路”风险提示
为增强广大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
9月19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发布
关于警惕网络贷款“套路”的风险提示
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
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些典型案例与网贷“套路”请注意↓↓

典型案例

案例一


王某在刷短视频时发现一则宣称“无手续费”“无其他任何费用”的借贷广告,遂点击链接并根据页面提示下载了某网络贷款APP。注册登记并填写个人信息后,王某借到了款,但经仔细核对还款明细后,发现账单后另附有一张担保费用账单,自己实际借款成本远高于预期,才明白该网络贷款平台通过暗含的担保合同变相提高了实际借款成本。

案例二

陈某没有经受住一则网络贷款广告的低息诱惑,觉得按时还款不成问题,在消费欲望的驱使下非理性借贷,没想到还款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陈某在申请网络贷款时填写的个人信息也遭到泄露,导致其接收到大量网络贷款广告。在短期无法偿清债务的情况下,为解燃眉之急,陈某随即向其他若干个网络贷款APP借款还贷,最终导致债务发生“滚雪球”效应,形成巨额借款。

不良网络贷款的主要“手法”

模糊利息费用

以“免息”“低息”等说辞营销宣传,吸引潜在客户借款,但在实际放款时违规收取费用。

除了案例一的模式以外,还有另行签订合同,要求消费者收到借款后第一时间转回“保证金”,变相收取“砍头息”;
以默认勾选、强制勾选等方式捆包销售,要求消费者购买非必要的产品服务作为放款前置条件,且提前还款不退还订购费用;
通过APP操作设置限制消费者正常还款,引发消费者债务逾期,产生“罚息”。

泄露个人信息

在获取客户相关信息后,将客户个人敏感信息打包出售给“产业链”上下游不法机构获利,使消费者及其亲友饱受各类电话销售骚扰。

诱导过度借贷


蛊惑消费者过度超前消费,诱导消费者在旗下的众多网络平台连环借款、以贷还贷,致使消费者负债超出自身收入水平,还款时引导借款人拆东墙补西墙,使消费者债台高筑,可能导致不良征信记录。

风险提示

获取正规融资服务


如有借款需求,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办理,金融机构资质可通过金融监管部门官方网站等渠道进行核实,谨防无牌照无资质的不法机构。

了解产品重要信息

办理贷款业务时,认真阅读合同条款,注意看清贷款主体、综合息费成本、还款要求等,警惕诱导性营销宣传说辞。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账户密码、验证码、个人生物识别等信息。在办理网络贷款业务时,拒绝陌生人“共享屏幕”要求,避免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交由他人操作,谨慎进行信息授权行为。

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准确评估自身承担能力,坚持适度负债、理性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还款习惯,不要无节制地超前消费和过度负债,维护个人良好信用。在不超出自身负担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消费信贷产品的消费支持作用,避免“以贷养贷”“多头借贷”。

积极应对不法侵害

如陷入诈骗陷阱导致资金受损或遭遇暴力催收时,应保存好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交易截屏等有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切勿轻信“代理维权”“停息挂账”“征信修复”等宣传广告,防范二次侵害。


来源:渝小金 重庆发布



作者: sanyue    时间: 2024-9-22 13:26

作者: 店小二123    时间: 2024-9-22 15:46
组织100个周边人贷不还看它能怎么样?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qj0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