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标题: 西汉时期应用于抗旱轮作的代田法(农耕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chenbingchenjun    时间: 5 小时前
标题: 西汉时期应用于抗旱轮作的代田法(农耕文化)
(一)畎(quan)亩法
在西汉时期的代田法之前,最早的抗旱耕作及排水防涝是畎亩法,畎是沟,亩是垄,沟垄相间,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在种植农作物时,“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上田弃亩(垄)即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保水分),下田弃畎(沟)即在地势低的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和通风透光。


图1 畎亩法

由于田中的沟和垄的宽度一般相等,即宽1尺,深1尺,逐渐地,人们就习惯用畎亩(沟垄)来计算农田的面积,3条沟和3条垄为1步,100步为1亩。这就是土地计量单位“亩”的来历。《吕氏春秋》还提出:垄应该宽而平,沟应该窄而深,而且要创造一个上虚下实的耕层结构,这样才能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另外,畎亩的修治方向要根据地形具体情况而定,特别是要考虑水流和阳光的方向。比如,南北向或者东南向的畎亩就比较有利于接受阳光照射,增强光合作用;反之,东西向的畎亩,阳光就不能照射到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畎亩法有利于农作物的采光和通风,也有利于中耕和除草。垄作这种耕地方法至今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垄作栽培地面呈波浪形起伏状,地表面积比平作增加25%~30%,白天垄上温度比平作高2~3℃,夜间垄作散热面积大,土壤湿度比平作低,土壤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作物生长。在雨水集中季节,垄台与垄沟的位差,便于排水防涝;地势低洼地区,垄作可改善农田生态条件。

(二)代田法
畎亩法也有其弊端,土地没有得到轮休。当土地肥力用尽以后,就需要让土地休养一段时间才能重新种植,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大大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代田法是西汉农学家赵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畎亩法加以改进和推广的一种适应黄河流城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能否借鉴到长江流域的旱作地区?)。由于同一地块土地的沟和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


图2 代田法

由于黄河流域是旱作区,雨水较少,而且春天常有大风,春季将幼苗种在沟里,能够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有利于防风抗旱,这时垄处于休息状态,任其自生野草培养肥力。夏季作物已经生长到一定高度,这时把垄上的养过杂草有肥力的土壤培到作物的根部,肥沃的垄土不但可以壮苗,还可以使作物的根基更加牢固,从而抵御黄河流域夏季的大风。经过多次中耕和培土,原来的垄和沟已经互换了位置,而幼苗总是在沟里播种,于是就产生了休困轮作的效果。使用代田法,虽然每季只有一半的土地在进行耕种,但省下了休田的时间,并且垄上的土壤仍然可以为正在耕作的土地提供肥料,因而实际上提高了农田的使用效率和单位产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博物馆编:《五千年农耕的智慧》,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年11月第1版(2021年4月重印),第37-41页.




作者: sanyue    时间: 4 小时前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qj0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