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托机构和学校是流感防控的重点场所,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 空间有限而人员密集,通风不良,同时学生之间接触频繁,容易造成流感病毒的传播。另外,学生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免疫力较差,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学校内一旦出现流感患者,容易造成流感的迅速扩散,引起学生间的交叉感染,形成暴发疫情。
做健康第一责任人,学生、家长、学校应共同筑防。
一、健康监测
开展症状监测,落实晨午检及因病缺勤登记,做到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根据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及时发现身体异常的师生,及时处置。
二、健康环境
保持校园内公共场所环境清洁,做好日常消毒。保持室内公共场所良好通风状态,每天定期通风换气,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三、健康教育
加强流感防病知识宣教,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如学校可借助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校园小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
四、良好习惯
勤洗手,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通风,勤洗手,不揉搓眼睛、鼻子;咳嗽或打喷嚏时可用纸巾或手肘部遮挡。
规律作息,调整状态,保证睡眠充足、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心态,增强机体免疫力。
五、主动报告
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忌自行用药。同时将患病信息和病情进展报告班主任。
流感样病例暴发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学校和单位的集体活动,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与发病人员接触,避免全体或较多人员的集会。必要情况下可根据专家建议,参照《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采取停课和放假措施。
六、及时就诊
一旦出现流感有关症状,应戴口罩,尽早就诊治疗。确诊为传染病,遵医嘱,居家或住院隔离休息,不带病上课。对于确诊为流感的学生,需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或提供医院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七、接种疫苗
为了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保护,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如果错过时间,也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时间接种。在同一个流感流行季节,已经完成流感疫苗接种的人不需要再重复接种。
相关链接 ↓↓↓
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亚型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季节性流感的一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之一,2013年12月国家卫计委将其纳入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
临床常表现为急起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
甲型H1N1流感的特点
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婴幼儿、心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是高危人群。
甲型H1N1流感的特点
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婴幼儿、心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是高危人群。
甲型H1N1流感的愈后
甲型H1N1流感为自限性疾病,若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好转。
面对流感,“防”大于“治”
(一)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流感疫苗。
国家流感中心对流感病毒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近期我国流行的甲型H1N1、A(H3N2)亚型和B型流感毒株与WHO推荐的2022—2023北半球流感疫苗株抗原性匹配良好。
(二)保持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注意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的水洗手。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纸巾或衣袖内侧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三)注意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四)适量运动,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及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身体良好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五)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六)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时,应带上口罩,及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来源:重庆疾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