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891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江横山背鸡岗节孝牌坊的轶闻(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3-5-10 09:12: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背鸡岗张刘氏节孝坊现状    通讯员 风 摄


张文玉老人家中残存的“进士匾”    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提供


4月26日,《綦江日报》4版分别以四柱三间节孝坊、母子三人合葬墓、尊孔重教张刘氏等角度考证了张刘氏节孝坊的特别之处。本期将继续挖掘该牌坊背后的轶闻奇事。


坊传进士本贡生


袁洪明热情地介绍,“张家在那个时候很重视教育,办私馆教族人子弟时,也乐意接收乡邻幼童跟着旁听,在当地口碑很不错。世代口口相传,张家后人及门生当中有秀才、贡生,最有出息的张世仪还考中了进士,官至直隶州学正。”


“张世仪是张应庠与刘氏的孙子,我就是张世仪的曾孙。”81岁的张文玉老人开心地补充,“我亲眼看见过他的官帽、官袍。宅院石木雕花,还竖有‘肃静、回避’字样的木屏风。连下人住的都是花园,花园这个地名仍然存在。听婆婆周氏讲,曾祖父做官没几年,就死在任上。不然,我们家还要发达些。”


在张文玉家,还有一块右小半残存的张世仪“进士”匾,从上到下依稀可辨四个字样,文化服务志愿者墨韵、俊峰、森林、天籁、微风轻轻等观察讨论后认为:最下边的两字,确认为“进士”无疑。倒数第三字,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是‘典’字的右半边,这块匾上是‘祀典进士’四个字。张世仪是掌管‘祀典’的职官。”文化服务志愿者天籁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不对,如是典字的半边,中间那一横,右边该出头。”文化服务志愿者英子辩驳道,“再说,如果是‘祀典’,为什么两个字却不一样大呢?且古代并没有‘祀典进士’的说法。”


大家讨论后认为,“倒数第三字最有可能是‘恩’。其上匾首为完整的‘巳’字,规格较小,可能是用以纪年的地支,左半边为与之相配的天干。据此推测,该匾刻的是‘■巳恩进士’五字。”


古代民间牌匾或族谱、碑墓等非官方交流中又有将“恩贡”尊称为“恩进士”的惯例。结合本报2021年11月23日“綦走发现”专栏《綦江出了个坐牛车上学的“恩进士”》一文分析,张世仪的科举功名与文星兆一样,只是“恩贡”,都与担任“学正”的教职相符。让乡邻误以为是正牌“进士”而已。如果是进士外放,至少也应该是知县。


经查阅清《綦江县志》《四川綦江县续志》,道光及以后(1821~),綦江并无张姓进士记录,也否定了张世仪考中进士的传闻。但卷七“选举”中有“张皭,道光元年恩贡”的记录。而道光元年(1821年)正好是辛巳年。换句话说,张皭就是“辛巳恩进士”,与张文玉家残存的“进士”匾高度吻合。加之古人分别有名、字、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难道张世仪就是张皭?即张世仪,字皭。


根据清《綦江县志》“张应庠妻刘氏(张世仪祖母),咸丰元年六十岁”的记载反推,张刘氏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道光元年(1821年)时年仅30岁。即使她和儿子都能够在14岁早婚早育,孙子也还在襁褓之中,怎么可能就考上了贡生。显然张皭与张世仪并非同一个人。


另外,在清《四川綦江县续志》中,查阅张世仪同时代的綦江张姓功名人物,只查到了“张鸿吉,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恩贡”“张济辉,同治九年(1870年)庚午优贡”“张济康,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拔贡”“张济煊、张济南、张济贞三人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中举”的记录,但都不是“■巳”年考中,且后面五人均出自新盛正自青杠沟张氏家族,均可排除。


再查清代科举记录,道光元年(1821年)起至清朝灭亡80多年间,年份中符合“■巳恩贡”条件的只有道光十三年(1833年)癸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同治八年(1869年)己巳、光绪七年(1881年)辛巳、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巳。结合张世仪年龄及当地口口相传张世仪金榜题名后奏请旌表张刘氏并建牌坊的传闻,可以推测他考中恩贡的时间可能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


至于清《綦江县志》《四川綦江县续志》为什么没有“张世仪恩贡”的记录,有三种可能漏记:一是他父亲在外县有土地且照常纳税,没在綦江举得秀才身份。这在三角《吴氏族谱》中收录的黔江教谕傅嘉乐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撰写的《吴母余太孺人六十有六寿文》中“有田在巴郡,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翊堂有事至渝,因便就试。遂举巴邑茂才”一句有类似情形佐证。二因他是重庆府学生,不是在綦江县学考送。三或过逝得太早,影响力不大,这与前述张世仪为官没几年就死于任上的说法相吻合。而《张氏族谱》也没记录,系老谱毁灭后的近年新编,只注重人名及伦理关系,而忽略了家族荣耀。


“落业”全靠老母鸡


“我们这一脉,入綦较迟。太祖张洪贵生于雍正四年(1726年),幼年时由父亲张正德从遵义携迁转关口金家湾。不久张洪贵落业(特指移民定居)横山,族繁至今。”看到有陌生人来探访自家老祖宗的事,张文玉老人高兴地翻开《张氏族谱》娓娓道来,“我们这里叫‘背鸡岗’,小时候听爷爷那一辈摆龙门阵,说湖广填四川的时候,只用了一只从老家背起来的母鸡作为谢礼,与先来在此插占的人家换来的这一坡地,而取的名字。”


“怎么可能?一只鸡换得到这山岗上的一坡地?”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大吃一惊!较真的笔者,立即翻开《张氏族谱》。可惜,并没有提到用一只鸡调这坡地的离奇买卖,并且地名记为“碑基岗”而非“背鸡岗”。而且,《綦江区地名录》(2019年版)以“此地山岗形如鸡背,谐音为碑基”得名。


“老天牌们都是这样传的哦。”旁边的邻居信誓旦旦地附和,又让人不得不信。抑或这故事发生时间还在以前,这坡土地的前主人甚至前前主人的事?这已经无从可考。但“因山岗形如鸡背”的说法并经不起推敲,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该叫“鸡背(基碑)岗”了。


回来后,笔者偶然查到民国宜宾《南溪县志》“以鸡一头、布一匹而买田数十亩者”的记载,綦江也有“八两红银购得百亩土地”的移民故事(详见2022年11月23日本报4版《虎伤老祖婆 杨氏家族的移民往事》)。四川省委党校教授孙和平发表在2008年第4期《成都大学学报》上的《落担与插占:湖广填四川的早期民俗记忆》中,也列举了四川开江县讲治镇灯塔村杨氏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入川时用随身所带的精致陶壶换得三清庙数亩土地而取该地名曰“壶坪坝”,骑龙镇朱氏家族始迁祖梁老孺人以随身携带的锣鼓换下一片地方取名“锣鼓冲”,长宁乡广西沟李氏先祖以花裙换得七亩水田而取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花大丘”,重庆合川区一小地方曰“袜子沟”也系原主人不惜以一匹沟的土地从后来移民手中换得新织线袜一双孝敬老母亲而得名。


那么,清代移民初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违背“等价”原则的商品交换呢?究其原因:


一是抱团聚人气。先期移民,地广人稀,插占落业,用手一指即可轻松获得大片土地,但自家劳力不足以承担拓荒开垦,抵抗虎、狼等猛兽攻击。这种情况下,留下邻居就成了先来者寂寞恐慌后的当务之急。本报4版“綦走发现”专栏于2022年11月23日、30日连载的“虎伤老祖婆”的移民故事也提供了一个佐证。


二是情义值千金。数十年的战火劫难,早已是哀鸿遍野,传统耕作者与工匠等的社会分工不复存在,哪里去找交易市场呢?自然就物以稀为贵。况且听到后来者的原乡声音,攀上还是三百年前同一家的族宗,甚至本就是远亲近戚,亲切感油然而生。前述交换的袜子、陶壶、锣鼓、花裙子只是一个情感象征。


回到今天横山背鸡岗地名的由来,或许还真是这样。由于这里并没有矗立的大石碑或基石遗迹,文化服务志愿者们推测,系《张氏族谱》将“背鸡岗”误写或雅化为“碑基岗”。其实直到今天,腾讯、高德、百度等地图,对此处的标注,仍然是背鸡岗。(全文完)


文/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原标题:横山背鸡岗节孝牌坊的轶闻(二)


来源:重庆綦江网

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3-05/10/content_4565787.htm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3-5-10 09:17: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3楼)板凳

发表于 2023-5-12 00:22:45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4楼)地板

2

发表于 2023-5-12 00:36:18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围绕牌坊开发出一个景点也可以哟。
5楼

发表于 2023-5-12 01:26:23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六盘水 贵州六盘水
6楼

发表于 2023-5-30 11:22: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铜梁县 重庆铜梁县
烦请查找横山酥麻岗(或凼),我出川始祖葬于此!
7楼

发表于 2023-5-30 22:35:47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天匆茫 发表于 2023-05-30 11:22
烦请查找横山酥麻岗(或凼),我出川始祖葬于此!

出川还是入川哟
8楼

1

发表于 2023-5-31 07:18:12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浙江
恩进士说明,他个人的学业水准很多人是认可的,其次说明有背景关系!晚清大牛左宗棠生平最大的遗憾就非进士出身,他就没捞到恩进士。好象有个故事就针对此,说他跟曾国藩作联互讽…
9楼

发表于 2023-6-9 14:33: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铜梁县 重庆铜梁县

入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4-12-4 03:06 , Processed in 0.09372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