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814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江有志青年的抗战足迹——中道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3-7-8 22:48: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文化服务志愿者们感受绿皮公益火车的方便实惠   通讯员   顺其自然  摄
中道堂雕刻有倒挂青狮的顶梁柱  通讯员   墨韵  摄
见证抗战历史的中道堂圆门  通讯员 顺其自然
    乘坐绿皮公益火车,感受带给沿线百姓的方便实惠,是“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团七年来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个星期日的固定活动。最近一次,是到江津贾嗣镇民福寺火车站的途中,路过杜市镇龙凤村时,带路的文化服务志愿者“篆山行”在导航软件上发现了附近有一个地名叫“钟道堂”,就顺便拐弯进去,没想到引出了一番新的见闻,与綦江有着密切关联。
“三堂”寓意“綦心”探】
     据了解,“钟道堂”是笔架山麓下三座相连的园庭式土砖木石结构庄园中,正中的一座,左右相连有贻谷堂、鹜孳(zī)堂,目前仅存残垣断壁。最显眼的是两根高约5米的顶梁石柱,雕凿有青狮白象,以及两道用巨石加工成两块半圆拼接而成的正圆形门框,直径达2米有余。还有侧门石屏风上隐约可见的同治九年庚午岁(1870年)草书题字,无一不透出其曾经的奢华典雅。
     众所周知,每一幢建筑的名称都代表了命名人的深切期望或寄托某种特殊的含义,古人尤其讲究。文化服务志愿者讨论后认为:
贻谷堂,来自“贻厥戬(jiǎn)谷”的简称,告诫后人不要忘记祖辈的恩泽。“贻厥”语出《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为“留传、遗留”之意,后又代指“子孙、后嗣”。“戬谷”语出《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俾尔戬谷”,本指“福禄”,后引申为“父祖的遗荫”。
     鹜孳堂的名字更显积极向上。“鹜”是“追求”。“孳”,通“孜”,勤勉不怠。“孳”还通“滋”,生子繁殖,或事物生生不已。
以上两堂的寓意深刻而明显,那“钟道堂”呢?当地人说,主人姓钟,民国年间曾任綦江县长。回来后,笔者翻阅1991年出版的《綦江县志》,查实了民国十六年(1927年)有一位綦江县知事就叫钟雪晴。难道“钟道堂”是以姓为名?但钟姓堂号中只查到颍川堂、竟陵堂、四德堂,没有“钟道堂”。实地探访时,当地人还说,“钟道堂”、贻谷堂、鹜孳堂均系当地盐商杨为翰家族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二十五年之间建造命名的。其中杨为翰住“钟道堂”,他生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建余庆书院、桂林书院,道光二十五年分发云南白盐井盐课司(治在今云南楚雄姚安县)提举,道光二十八年奉委运铜,次年调署乌蒙府通判驻大关厅(治含今昭通市大关县、盐津县)等职。他致富不忘家乡父老,置义渡,设义冢,办义学,修驿道等。杨为城居右边贻谷堂,他也乐善好施,凡在家乡的兄长义举,无不参与,可惜于清道光二十六年22岁时,就英年早逝。杨为辅居左边鹜孳堂。后来,杨氏家道中落,民国十九年(1930年),将“钟道堂”、贻谷堂卖给了钟家。
     结合贻谷堂、鹜孳堂的得名,文化服务志愿者们推测,钟道堂本名应为“中道堂”,是依孔子“中庸之道”的儒家大义而名。后因主人变更姓钟,而讹称其“钟道堂”。就像其所在的原“鱼谷村”,也因“贻谷”谐音而来。
【烽烟燃情忆苦难】
     据綦江政协编印的《綦江文史资料》第十辑(1990年)陈秉中《民国时期綦江的驻军》等史料介绍,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军政部第二补充兵训练总处(军级编制)在渝南警备区司令官张轸带领下进驻綦江城内城隍庙,下辖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二十补充兵训练处(均为师级编制)。其中第十六补训处由税警团改编成立,处部设在龙王庙(今中山路小学北街校区),周振强、邱清泉等先后担任处长,第一团第一营营部所在地就设在杜市这“三堂”。
    一年后,又将中道堂、贻谷堂及附近的桂林书院,转让给内迁的私立北平志成中学(现北京三十五中前身)办四川分校。据《新华日报》1941年1月1日报道,志成川校向全国发起“中学生号”献机运动,通电气壮山河,“敌寇势穷成强弩之末。空军建设实为首要之图!望全国同学及各界同胞,发扬民族精神,恢复锦绣之河山。”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小学生发起筹献“中国儿童号”飞机,戏剧界筹献“剧人号”,新闻界筹献“记者号”,伤兵从抚恤金中筹献“荣誉号”,军人筹献“新军人号”等,以高昂的爱国热情投身到抗日洪流中来。
    1941年8月,第二补充兵训练总处改编为野战军第六十六军,张轸任军长,官全斌任副军长,朱其平任军参谋长。第十六补训处改编为新编第三十八师,孙立人为师长。1942年2月,军事委员会派一个点验组到军和各师检阅、参观实战演习后,决定列入进缅抗日远征军战斗序列。
     据北京三十五中官网《志成史话之十二——四川分校巴蜀留名》文载,当时的四川分校学生,就有参加远征军开赴缅甸、印度对日作战,或参加青年军201师,等待奔赴抗日前线。结合《綦江文史资料》第二辑(1984年)潘德潜的《我所知道的綦江中学六十年》一文介绍,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八班、中九班、中十班的男女学生,不少人去杜市志成中学上高中”的介绍,推测其中就有不少綦江有志青年从中道堂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
    “我的舅公胡在阳,老家在今通惠街道思南村胡家塆,就是参加的青年军,在杜市中道堂受训后上的战场。”同行的文化服务志愿者“篆山行”突然间联想起来了一件大事,“亲人们见他年龄太小,不准他参军。当时我的婆婆胡在蓉在重庆南岸好泽小学(今女子职高)教书,劝阻无效后,还把自己才关的一个月工资交给了他,流着泪就此分别。”
    笔者又联系上了胡在阳的外甥——东溪中学退休职工黄万熙。黄万熙讲道:“我母亲胡在蓉知道部队开赴的轮船信息后,还与我父亲黄达荣一起跑到朝天门码头船上去,想把他拽回来。正是血气方刚,誓言杀敌的胡在阳,怎么可能让亲人阻止他的从军路。”
    听着这些兵荒马乱的旧事,文化服务志愿者们感受得到电话那端黄万熙的悲切。“胡在阳后来回乡省亲,给家里人讲述战场的惨烈,特别是说到綦江老乡都战死了好多个的时候,那个痛不欲生的表情,至今难以让人忘怀。”
    笔者也在《綦江文史资料》第十五辑(1995年)胡汉文口述、梅德华整理的《我随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回忆》中找到了佐证,“在缅甸仁安羌救援英军突围的战斗中,我们(六十六军三十八师一一三团一营)二连伤亡惨重,倒下了三十多个士兵。这三十多个士兵中,有五名綦江县人,连长黄献泥后来把他们的家庭住址和姓名都写给了我,要我回国去看望他们的亲人。可是,后来在印度换装备时,丢失了那张纸条,姓名都记不起了。”
    离开中道堂的时候,文化志愿服务者突然安静了下来,陷入了沉思:中华民族过去的苦难岁月,离我们并不遥远。中道堂虽然只剩下了一些依稀可辨的遗迹,但曾经的全民抗战历史,并不会消失。祖国的强大,才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最根本保障!
    文/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总编辑:孙  
值班编委:彭  
编审谭禄柳
编辑:王
审校:付毅 熊秋平
文章来源:大美綦江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3-7-9 01:26: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3楼)板凳

3

发表于 2023-7-9 02:54:13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4楼)地板

发表于 2023-7-9 07:04:55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5楼

发表于 2023-7-9 07:08:12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还有这历史
6楼

发表于 2023-7-9 07:10:01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7楼

发表于 2023-7-9 07:38:23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坐着绿皮火车了旅行很舒服,又经济,特别是人多一起
8楼

发表于 2023-7-9 07:46:35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血盟 发表于 2023-07-09 07:38
坐着绿皮火车了旅行很舒服,又经济,特别是人多一起

**
9楼

发表于 2023-7-9 07:51:27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蒙綦綦 发表于 2023-07-09 02:54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写的啥子**,丑陋
10楼

发表于 2023-7-9 20:22:29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蒙綦綦 发表于 2023-07-09 02:54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沸腾热血,今仍不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4-12-4 02:53 , Processed in 0.09963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