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江农民版画从中国乡土走向世界舞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An Interview
with Li Chengzhi and Liu Yue
Inheritors of Qijiang Farmers’ Prints
从中国乡土走向世界舞台
——专访綦江农民版画传承人
采访 / 供稿 + 余子非
受访者 + 李成芝 刘月
图 + 受访者提供

采访背景

綦江农民版画源于明清年间的木版年画,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时代特色,独树一帜的艺术呈现,赢得了专家赞誉和世人青睐。四十多年来,几代版画人在田间地头采撷灵感,为平凡生活点染着色,孜孜以求技法创新,默默耕耘教育传承,将綦江农民版画这一艺术形式发展成为记录时代、贮存生活、留住乡愁的文化名片。

李成芝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重庆市非遗项目(綦江农民版画)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第四批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宣传文化首批“五个一批”人才,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技师。全国青年民间工艺能手,2010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评选为“全国十大农民画家”,2017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对话李成芝

1、李老师,您好!请您先简要地为我们介绍一下版画这种艺术形式吧。

版画是一种作画的方式,它需要创作者用刻刀或化学药品在版面上刻出或腐蚀出画面,再将版面上的画面用油墨或其他颜料拓印在纸上。它与国画、油画一样,都是绘画方式的一种,版画与它们最大的不同是可以复制,不过,这种“复制”与印刷不同,即使是用同一个版面,复制出来的每一幅画都是独一无二的。版画根据刻印版面的不同材质可以分为木版、石版、铜版版画等。
传统的綦江农民版画都是以木板为材料进行刻印,四道基本工序分别是构图、木刻、调色、拓印。不同作者的创作习惯略有不同,以我为例,当我有了想要表达的图形意向,我会先设计铅笔稿,再完成色彩稿,然后用复写纸将色彩稿1:1复到木板上,再进行刻板。我刻板主要是阴刻,就是刻线条,有些作者是阳刻,就是刻块。我们的刻刀有不同的刀头,下刀的角度不一、力道不一,线条就会呈现不一样的效果。刻好之后是调色,我使用的颜料是水粉,要掌握好颜料的厚重、干湿。

拓印也不是用一张纸一蒙一擀就出来的,这一步看似简单,其实非常考验创作者的耐心和细致,它对于一幅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有很大的影响。我会从大块面的色彩开始印,在同一个地方用手掌按压,然后在版面上补色,再反复按压,以达到色彩鲜艳浓郁的效果。当然,拓印时有重也有轻,表现细节的地方会用到指尖、指腹,最终呈现出作者想要的画面肌理感。

我刚才提到,即使是同一个版面,复制出来的每幅画都不同,这是因为创作的全过程都是手工操作,细微的手感变化或创作者心理的变化都会造就不一样的作品。一个版面复制多少张画作,由创作者自己定,母版也由创作者自己保存。

2、您是怎样走上版画创作这条艺术之路的呢?

我出生在綦江东溪镇,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正式接触版画前我也在家务农。我小时候最喜欢看外婆纳鞋垫,她用一些旧布料、废布头打衬,然后画鞋样,绣花。外婆手里的针线上下翻飞,像变魔术一样,一抽一拉,反反复复,花朵就开放了,蝴蝶张开了翅膀,金鱼摇着尾巴游来了……外婆坐在那儿不说话,我出神地望着她和她的刺绣,这样的午后或黄昏,多年后仍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1984年,我报名参加了镇上举办的版画创作班。当时所有的学员都是清一色的农民,没有经过专业的绘画训练,我也是。但当我拿起画笔、握住刻刀的那一刻,好像心里想要说、口里想要唱的东西一下子有了出口,它们从笔端流淌出来,以线条、色彩的形式,把我熟悉的生活变成一幅画。

我的父母当初并不赞成我学版画。一是家里需要劳动力,二是学版画之前,其实我已经有一门理发的手艺。在乡下的赶场天,我一天可以挣六七块钱,这在当时可不算少了。我自己也很是犹豫,最终,版画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在摇摆的天平上做了抉择:每个人经过培训都可以成为理发师,但好的画家可遇不可求,你能做到,不要放弃。

自此以后,我就义无反顾地将版画创作当作了自己一辈子的事业。转眼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创作之路,今后我也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3、您的作品内容丰富,创作的灵感主要源自哪里?在这么多年的创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都是怎么克服的呢?

插秧子、杀年猪,山岗上的果树、田野里的稻谷,院坝摆龙门阵、新娘出嫁……这些都是我创作的灵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的画作中也加入了横跨綦江河的公路桥和飞驰的高铁。我经常说,生活本身就是一幅画,我只是通过画笔和刻刀把它落在纸上。艺术是生活的表达,艺术家的根要扎在生活这片沃土中,根扎得深,枝叶才繁茂,才能开出绚烂的花。

就像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一样,我的版画创作也会遇到瓶颈。有时我想表现的场景从俯视的角度可以看清环境和风物,却无法看到人物的全貌,换个角度能捕捉到人物动态,背景却又显得单薄,这时我的构图可能就要花上好几天时间。虽然我强调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流,但作品并非一比一还原生活,它必定加入了画家的想象和创造,才能在拙朴中看到浪漫,在率真中体会真味。

比如我的一幅作品《五彩坡》,我选择用纵向构图,营造出一种攀爬向上的感觉,而在穿插其间的山间小道上,学童嬉戏、牧人吹箫、农人耕种,各种场景和四季又汇聚到了一个平面上。在视觉逻辑之外,我想传达的是自己对于山坡、田野、民风的独特理解。整个创作过程非常煎熬,如何把山立起来,把生活的乐趣透出来,这都是难题,进而导致我的构图、描线一改再改。当思路打通之后,我会通宵达旦不停刻划,说废寝忘食也不为过。当第一张拓印出来的作品终于完成,当那些感动自己的作品也打动了观众,我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如此周而往复。


五彩坡 · 李成芝作品

4、您的作品先后赴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40多个国 家和地区展出,6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省市博物馆收藏,您对自己的哪幅作品最满意呢?

我非常珍惜自己的每一幅作品,每张画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饱含着我的生活记忆。这些作品都是我的孩子,没有优劣之分。

我早期的作品以反映乡村生活为主。1989年创作的《家乡的歌》,四幅画以田字形排列,有人说是四季如歌,其实我给它们取名叫“儿歌”“牧歌”“情歌”“䒵秧歌”,以此来歌颂人的一生。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也不管生活给我们什么样的考验,家乡的歌都将给我们勇气和希望。


家乡的歌 · 李成芝作品

《我们的运动会》创作于2008年,当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世界各国的运动健儿欢聚首都。画面正中的项目是拔河,这个项目没有门槛,人人都能参与,这构成我整幅画的画眼。跳绳、踢毽、呼啦圈,虽不是奥运项目,却是“院坝运动会”的人气之王。还有抓石子儿、跳房子,现在的小孩儿都不太知道了,却承载了我少时乡村生活的满满回忆。为了体现运动会上大伙奋勇争先,热火朝天的氛围,这幅画排布非常满,细看有近20个项目约80个人物,我对每个人物的动作、神态都进行了仔细刻画。


我们的运动会 · 李成芝作品

还有一幅被袁隆平先生收藏的作品《应时而作》。传统农业是根据节气进行的劳作,“不违农时”是农民世代信奉的准则。我选取了立春、惊蛰、谷雨、芒种、秋分五个节气,对应播种、育秧、收获等农活,意在体现人尊重自然规律就会喜获丰收。2018年,袁隆平先生来到重庆,市政 府请袁老从綦江版画院提供的30多幅作品中挑选一幅作为纪念,袁老就选中了这幅《应时而作》。他说,在他的“禾下乘凉梦”中,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而画中那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就像是对这个梦境的回应。


应时而作 · 李成芝作品

5、您对年轻一代的版画人有什么寄语吗?

希望年轻一代的版画人在新时代深入观察生活、尽心感受生活,创作出更多的精品,把家乡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全世界!

刘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三级美术师。綦江农民版画院(綦江区美术馆)院长,綦江区美协副主 席兼秘书长,綦江区政协书画院、南州书画院副院长。政协重庆市綦江区第二、三届委员会委员。2005年至今共创作版画作品60余幅,其中《传承——草编蔡家龙》《光明使者》《和谐家园,前进航船》等20余幅作品先后入选国 家文旅部、中国美协、中国民协及省市主办的各类展览。13幅作品分别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博物馆收藏。



对话刘月

1、刘月院长您好,据我们了解,您并不是綦江本地人,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了留在綦江从事版画相关的工作呢?

我与綦江,可以说是一场“情投意合”的双向奔赴。我是四川美术学院版画专业研究生毕业,众所周知,綦江是“中国农民版画之乡”,我本科阶段就来过这里,参与了一些与版画有关的活动,当时就很喜欢綦江版画创作、推广的氛围,且向往一份与专业相符,能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工作。研究生毕业后,正好綦江有人才引进的指标,于是我就顺理成章地来綦江安家落户了。这些年,我从事创作、教育指导、对外宣传、包括行政管理,都是与版画相关的,我热爱这份事业,全身心投入且乐在其中。

2、全国各地的版画流派不少,您认为綦江农民版画凭借什么“出圈”?

綦江农民版画首次“出圈”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1984年1月,綦江农民版画在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展出,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国版画的奇葩”。

这一炮而红的背后,我认为首先是綦江有肥沃的文化土壤。区内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极为丰富,剪纸、刺绣、木刻、石刻等民间美术制作方法几乎伴随着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使农民从小耳濡目染,具备了欣赏和创作各种民间美术的素质和潜能。

一炮而红之后怎样才能持续发展,再创辉煌?我认为与綦江区委区政 府的重视和支持分不开,这种重视和支持不是一时,而是在綦江农民版画的发展之路上,政 府一直提供着方方面面的条件。在硬件方面,綦江农民版画院于2005年6月开工建设,2006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画院集綦江农民版画创作、展示、收藏、销售以及培训于一体,现已收藏各类版画作品400余幅,累计接待参观者200余万人次,培训版画作者及海内外爱好者3万余人次。在软件方面,各项政策扶持力度大,版画与文旅的融合、与市场的衔接都在持续推进。

然后就是人才的不断档。上世纪80年代最早投入创作的一批版画人,如桂焕勇、李成芝,还有那些不在院里的民间作者,他们依然坚守初心在搞创作。而年轻人通过对綦江农民版画的了解和学习,对民间艺术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观,他们也愿意投入到版画创作中来,我认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状态。年轻的创作者为綦江农民版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焕发出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3、綦江农民版画与其他画乡的民间绘画艺术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呢?

它的主要特点有两方面。一是地域性,綦江农民版画反映的是我们本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比如我们当地的民风风俗、民间传说、民族歌舞等,具有很强烈的地域特征;第二是它独特的制作技艺,其它画种大多是直接绘画,而版画是技术性和艺术性合二为一的画种,兼顾了绘画、雕刻和印刷,这几个流程都由创作者一个人完成。

綦江最初的版画艺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保留了原生的创造力,这才成就了綦江农民版画核心的艺术特点。它质朴率真,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拙味,色彩鲜艳厚重却不流俗,是跳出技巧的束缚,释放天性的肆意挥洒。

4、您认为版画这种传统民间艺术,对生活在互联网一代的年轻人还有吸引力吗?怎么才能让这种传统技艺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綦江农民版画院在重庆移通学院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我们发现大学生们非常乐于参与版画创作,这种艺术形式与年轻人之间完全没有壁垒。我想这得益于文化自信的树立,政 府对于传统非遗的保护与宣传,还有就是版画自身的艺术魅力。

农民版画非遗技艺的薪火相传,已在綦江区形成多级联动、多部门联合、多受众参与的良性运转模式。綦江区对内打造了7个版画传承基地,涵盖了青少年儿童、中学生、成年人各类群体的传承学习需求,可以阶梯式培养人才。我们版画院作为专业机构责无旁贷,每年都会组织开展版画进校园、社区、乡村、院坝等系列活动,以提升民众对綦江农民版画非遗技艺的了解。此外,我们还聚焦青少年精神文化素养提升,每年培训少年儿童作者8万多人,辅导儿童版画作品3万余件,许多版画都入选各类展览。青少年在玩中学,在学中爱,不少人成为了版画艺术的“小粉丝”。



我们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綦江版画注重加强国际交流,让这种艺术形式走向世界。从1985年至今,綦江农民版画应邀赴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40多个国 家和地区展出,有60多个国 家的艺术团体和友好人士专程来綦江考察农民版画。版画院积极开展了14期“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中华文化大乐园”等亮点培训项目,累计培训俄罗斯、法国、泰国、智利、巴拿马等15个国 家的青少年共1674人。綦江农民版画,承载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使命。

近年来,我们通过设在景区、古镇的艺术家工作室,邀请游客体验参与版画制作,实现了文旅农融合。我们对綦江版画进行产品化、IP化打造,尝试开发周边文创,让版画这种艺术作品变身为日常生活用品,真正走进现代生活。产业化探索是民间艺术创新发展的路径之一,版画院每年都会从事大量的公益活动,社会效益显著,但活动经费的保障主要还是依靠财政,如果能实现市场反哺公益,建立起自身的造血机制,我们相信,版画这种艺术形式将走上一条良性的发展之路。



来源: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2楼)沙发

1

发表于 1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3楼)板凳

发表于 2 分钟前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4-12-12 10:31 , Processed in 0.09299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