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年过节办酒成风,很多人诟病却又丢不下面子只能硬着头皮去,送出去多了难免心生不平想办一次回点回来,久而久之,成了理所当然恶性循环。
首先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富在深山有远亲,贫居闹市无人识。没有互补的资源作支撑,和别人不在一个圈子或层级,你去或不去别人压跟不在乎。当你有权有势有钱时,哪怕你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都有人维护你,当你山穷水尽时,哪怕你毛都拔光了,关系都难以维持。工作中私下酒局饭局见过大把的处级在厅级面前低三下四,处级在普通人面前已经是天花板王者的存在了。
我个人的走人户行为准则:
一、我家除了红白事均不办,老人七十八十九十都不办,更不会以升学乔迁办酒,所以可能二十年三十年才有一次。
二、走人户,通知到我的,我或我家人有空的能走的尽量都去,我只送出,从没想通过办酒收回。通知我了我和家人没时间去是我的事,除了至亲我不会远程隔空发红包。没通知我不晓得自然也就没去。如前几天老家办酒的而且不少(各乡镇雷同),初一放火炮都碰到本人一起聊天抽烟,都没说,是放完火炮回綦江半路上碰到熟人刹一脚发支烟打个招呼,从旁边人口中才知道的;这种说实话,我碰到本人或他(她)家人都没给我说,我不得自讨没趣。虽然我每年都只送出,两娃上学,赡养老人,媳妇能力比我强,为了照顾家人只能綦江附近上班混个社保,工资连生活费都不够,从没怨言,尽管如此家庭经济上还是能应付的,包括送礼走人户。有些人说我有个好单位,如同哪吒里的申公豹,家里的骄傲只是别人眼里的边角料罢了。经济大环境下,谁知道哪天我也是不是网约车的一员,许三多说要好好活,孝老教幼是最基本的生活,然后自力更生不给GJ亲戚朋友添负担。
三、老人我奉行厚养薄葬,生时床前一碗水胜过走后坟前万吨灰。白事也是简办,甚至如果情况允许一日葬最好(上午走的下午葬,下午走的次日上午葬)。我家老人不管我和媳妇(我不在家时)走任何亲戚或出门游玩都带一起,决不把老人单独留家里自己和老婆孩子去吃喝游玩。如果以后老人年老体衰不能走动了,那是自然规律,那我就那都不去,多陪陪老人走完最后一程。有时和北京公园里那些大爷大妈聊天,大部分都是退休金上万,七八千都是少的却过着孤寡生活,儿女都是高知长期在国外,老人生病住院去世都不回来,直接转账给居委会让其拉去火化,公墓位置拍个照发过去,是不是很不可思议,而且在北京这种情况很多。
网上有大佬说:底层人的思维和精英的蛋糕是世上最难憾动的事之一。我个人的做法难免有人说道,世人谁人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平常心呵呵而过,诸君看看就行,见仁见智,欢迎评论,不喜划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