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河场的普渡桥和七星桥 文史爱好者走在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七星桥上 网友 风 摄
历经162年风霜的蒲河普渡桥 网友 顺其自然 摄
娶亲路上遇“渡霸”
“永城河在枯水季节,尚可在陡滩上方趟水过河。蒲河水流湍急,只有靠渡船,瓜皮船又经不起风浪。当地大地主瞄准这个商机,置买了一条大船,收费摆渡。但他那个叫进财的三儿子倒尖不秃,读不了书也做不成生意,长有一身蛮力,正适合常年蹲在船上当艄公。”附近农岗村82岁的彭永发老人告诉笔者一行,他听爷爷辈口口相传,“此渡是我摆,此船是我买。进财深得老爹见钱眼开的遗传,不管老弱病残,还涨水要加钱,过节讨喜钱,下雪要添烤火费,三伏天又多出一个凉茶费,遇到急事的,更是竹杠敲得邦邦响。背米卖的,也要顺便多抓一把。做小生意的,针头线脑小糖果,总得额外拿一点儿。两岸百姓怨声载道。”
咸丰九年(1859年)春天,万物复苏,途经蒲河场的迎亲队伍多了起来。这不,永城皂角碥的韦二哥到蒲河桃花村娶回新娘的花轿在阵阵欢快的唢呐声中到了码头南岸,知客抓起一把喜糖就往船里甩。众人正当抬脚踏上跳板,傻进财右手食指和拇指一边不停地搓,另一边左手掌立起就伸了过来。知客心领神会,满脸堆笑地递上了五个铜板。
大红花轿船中落,河里鸳鸯啄嘴壳,知客也开心地吼起了山歌“芭蕉叶子长又长,讨个媳妇儿好心肠;芭蕉叶子宽又宽,娶回媳妇儿舅姑安……”很快就划到了河中间。
喜气洋洋的迎亲队伍没有料到,渡船会在河中间停下来。知客望着船尾停桨的傻进财,明白他又要搞拐,只好赔着笑脸递糖点烟。没想到他头一扭,仍然不想开船。大喜日子,蚀财免灾,见过世面的知客又递上了三个铜板,没想到傻进财嘴一撅,不理不睬。再添两个,傻进财眯起眼睛假装没看到……几番反复,一晃就是半个时辰。
知客只是受主人委托,女方亲戚的常规礼数,个别难缠的喊一声“转手”,迎亲路上难免遇上叫花子、“赖皮狗”堵在路上,无非多撒点喜糖,也就在连笑带斥中过了一关又一关。蒲河渡船坐地起价,主人家也晓得,特意给知客多预备了几个铜板。但突破了底线,知客也不敢擅自做主。
随着双方僵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再不起船,就要错过拜堂吉时,知客也担当不起。迎亲抬轿、担嫁妆的壮年小伙子,不是至亲,就是堆邻相块的,看到知客为难,加上傻进财时常借机勒索过河客,早就触犯众怒,忘记了好日子不多事的忌讳,纷纷涌上船尾讨理去。
没想到渡船因此跑偏,突然间一阵激烈晃动,花轿倾砸在船舷上,轿顶都掉进了河里,万幸的是惊叫连连的新娘没有大碍。傻进财看闹出了大事,还差点儿出了人命,自知理亏,灰溜溜地划动船桨,向北岸开去。
2022年5月25日、6月1日,本报第4版分别以《蒲河惊现綦江“第一”秤》《揭秘綦江“第一”官盐秤》为题解读了蒲河得名的由来等往事。本期,《綦走发现》将继续挖掘连通蒲河场两河四岸的清代七星桥、普渡桥的故事。
乡民恨命共“普渡”
这次事故,虽然有惊无险,但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在愤怒之余,痛切地感受到有一座桥的重要性。知客也知道自己临危处理不当,险酿大祸,为了挽回颜面,就到处游说,募捐建桥,彻底解决往来百姓的过河艰难,同时也断绝摆渡地主过河财的来路。他本就能说会道,触动了方圆十里及来往商旅屡遭渡船敲诈的痛楚,不到半年,聚沙成塔凑齐善款。水枯日吉,鸠工庀材,挖泥运石,下磴动杵……来年二月,一座长约40米、高约15米,两头石阶17步的单拱石桥飞架南北,依“蒲渡场”谐音,取“普度众生”之意,取名“普渡桥”。还在场这头,建了一个小庙,供奉两位灵官菩萨,供邻里解决纠纷时赌咒发誓。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被入驻蒲河场的***青年军搊进河里冲走了。
在接下来的走访中,现居桃花村大竹林的78岁老人蒋开全告诉笔者,他出身船工世家,父亲、祖父、曾祖父等老辈都是在蒲河以帮人撑船为生,听到了不少代代相传的故事,也是这样讲的。场上104华的霍之华、95岁的文泽芳、84岁的王吉兴和李光映等当地人都众口一词,就是摆渡的太过分,被老百姓团结起来募资建桥戳脱了饭碗。
“桥中间吊有一把长约1.2米、宽约40厘米的斩妖刀,传说是用600公斤的毛铁生铸的,用铁链子吊在拱顶正中的圆洞洞上。这把刀会随天气变化转动,晴天刀口朝上斩杀鬼魅魉魍,雨天刀口朝下以免误伤龙王。这把刀躲过了1958年大炼钢铁,却在改革开放后加固大桥时,被下塆村的铁匠萧朝江钻进萝蔸头,吊下去用刀片锯割下来,买回去打成了锄头。”蒋开全还补充告诉笔者一行。
看着现在桥上的车水马龙,笔者一行不敢相信,这座石拱桥,距今已有162年了。但清《綦江县志》津梁篇确实有“普渡桥,在永里蒲渡河场侧。咸丰十年(1860年),里人募建”的记录。
“不对,这座不是普渡桥,而是七星桥。”同行的翻到了2014年出版的当地史志《神奇石角》第162页,指着“七星桥,在蒲河场一侧。清道光年间,王应远建。光绪十六年(1890年)因暴洪冲击导致坍塌,遵里人及时补修,改建成石拱桥……民国25年(1936年)……加高、加宽、加固,使之成为了川湘公路桥”这一段记载,否定了之前的探索。
笔者一行只好再去求证。
“这就是普渡桥,新中国成立后改名叫劳动大桥。”不管是上述老人,还是蒲河场上的其他居民,都否定了《神奇石角》的记载。
“清朝末年发大水,传说是龙要入江回东海述职,经过此桥时,为躲避桥中间的斩妖刀而往靠场这一侧的河道游过,结果把这侧上游的堡坎挤垮了。老百姓再次募捐补修加固的。”
“1936年抢修川湘公路时,桥两端用土石方填平,把一座这头望不到那一头的拱桥改建成了一马平川的公路桥。”
旌善“应远”七星桥
“七星桥不在这里,是在永城河上,现在都还是老样子。”几位老人异口同声。
他们还告诉笔者一行,七星桥河中原本有6个桥墩,加上两岸形成了7孔,因此得名。听老一辈说,原来的桥面要窄一半,过河的不小心踩虚脚掉下去的也不少。光绪年间某年夏天洪水咆哮,永城河东岸两公里远的半坎有家人的母猪发情,配种的公猪过七星桥的时候,看到河里洪水翻滚,害怕得不愿动脚往前跨。撵猪的觉得往常都是这样过河的,就鼓捣赶,没想到刚到河中间,桥就跨了,连人带猪掉进了河里。人的命大,顺手抓住飘来的一棵树干,在众人的帮助下上了岸。当年就补修加宽成了现在的样子。
“我老公的爷爷,人称霍岗子头儿,补修七星桥的时候,他都下力抬石头的。”79岁的封尊芳老人告诉我们。
“也不对头啊,河中间明明只有6个桥洞,哪来的7孔呢?”同行的俊峰很是认真,提出了新一个质疑。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年发大水,最右侧桥孔的桥板被冲垮断裂,供销社的经理图撇脱,就出钱用条石把那孔填了起来,变成了现在的6孔。”几位老人记得清清楚楚。
笔者立即查阅清《四川綦江县续志》,找到了“七星桥,在永里蒲河侧。道光间,王应远建。光绪十六年(1890年)圮,里人补修”的记录。从时间上推算,老人们的回忆得到了印证。
清《綦江县志》还记载,道光十九年(1839年)秋,知县毛辉凤建旌善亭,当时仅表彰了7人,太学王应远以“心存方便,修思里路数十丈”入榜。据了解,旌善亭,肇始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封建统治者继承儒家“德主刑辅”思想,彰善抑恶之所。看来,这位叫王应远的古人受彰进入“旌善亭”后,在正向激励之下,还把善事范围从思里扩展到了永里。
文/通讯员 杨友钱 来源:重庆綦江网 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2-06/29/content_454914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