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爱好者为岳开应题刻“㺐崖仙境”上漆 通讯员 杨友钱 摄
在赶水镇铁石垭场綦江河左侧背后,一处海拔约500米高的山崖(ái)上(属东溪镇尚书村二组),远观青松繁茂盎然,近看黄葛悬根露爪,还有古庙依山而屹……因为这里是一个看日出的好地方,当地人一直叫它“早崖头”。
据当地传说,这个“早崖头”很有些来历。为此,笔者邀约同伴于2017年3月5日,2022年6月19日、6月26日、7月17日前后四次探访此地,试着揭开它尘封千年的面纱。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单是地名就不是人们常说的“早崖头”三字,它的真名叫做“㑿(zhào)崖头”,其背后还隐藏着很多“秘密”。
【消失的文笔塔】
说起㑿崖头,就不得不谈谈它斜对面的陈家坝(綦江河右侧,今川黔铁路赶水货运站)一侧的文笔塔。“重庆考古”号曾发表过一篇由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辛岚和重庆自然博物馆张颖联合翻译的文章《重现140年前的渝黔古道》(原文为1880年12月至1881年10月英国驻重庆的第二任领事庄延龄撰写的《North Kwei Chou》)。该文记载,“在陈家坝(綦江河右侧,今川黔铁路赶水货运站)的另一边,有一座引人瞩目的圆锥形黑塔,坐落在左岸山峰的至高点上,叫文笔阁,位于綦江境内。”译者对此特意注明:“附近并无此塔名或地名,有待进一步考证。”
“这地方就是㑿崖头(儿)。”与笔者同行的文史爱好者篆山行、碧云天、墨韵、天籁、华仔、莹雪等,都曾久居东溪、赶水一带,仅凭上文“陈家坝……左岸山峰的至高点”等关键字句,毫不迟疑给出了判断。“可是,上面并没有塔啊。”接下来的异口同声,让笔者跟着糊涂。难道真是庄领事记错了?
“㑿崖头(儿)右边那个崖咀叫文笔咀咀,这里曾经有一座塔,象征一只毛笔头,人称文笔塔。我是听老一辈讲的,并没有亲眼看到过。”铁石垭村四组95岁的林广文老人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兴致勃勃地说。“我父亲给我讲过,他听说是菜坝,就是现在的赶水汽车站一带,董家、杨家因为家道中落,找人求解。堪舆师说,你们所居的菜坝,是个墨盘儿,就是砚台,小很了,不够㑿崖头儿这支大‘笔’蘸。董、杨两家因此邀约月黑风高的夜半,先控制住和尚,让他不能呼救,强行把文笔塔搊倒了。董、杨一行扬长而去后,和尚守到那塔基哭喊,几百米外的人才晓得出大事了。赶过来时,天也渐明,看到塔基中间有个洞,一条巨蟒慢慢地钻了出来,飞天而去。”
附近52岁的林光忠心地善良,担心游客不慎跌落山崖,自掏腰包给绝崖处建了39.5米长、1米高的“一八”砖拦墙。“听老年人说,大多数塔石都滚下了山崖。没有滚下去的,也大多被村民抬起去砌田坎了。”他指到地上提醒我们,“你们看嘛,这就是塔基遗址,还留得有几墩扇形基石。”
历级干霄,步青云于指日;联科及第,争雁塔以题名。在科举时代,一直有学宫对山须建文塔之说。㑿崖头(儿)对面之铜佛坝(綦江河右侧,今川黔铁路赶水客站一带),恰好是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朝廷z*南平僚叛乱后,建立的南平军(辖境相当于今重庆綦江、南川,贵州遵义北部等地)治所所在地。难道此塔就是为南平军学宫配建的?从地理方位来讲,真不无可能。
据清《綦江县志》载,还真有《雁塔题名碑》,上刻有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任南平军学教授的李梦铃撰写的《题名记》。其间“校序间,皆有雁塔。南平宫泮鼎新,惟此缺典。梦铃承恩分教,暇日与诸生相视,作亭其上,攻二石居之,刻先达氏名,大为规置,以俟来者”数句,足以证明当时的南平军,建有一座文笔塔(雁塔),承担对辖区内归顺朝廷的僚人土著等子民的劝学作用。
惊喜往往在一瞬间。正当笔者一行叹息塔已被毁,只有叮嘱好心的林光忠,为了给后人留个念想,做好事千万不要把塔基给砼埋了的时候,抢先一步回到古道边的文史爱好者尖叫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快来看建塔碑。”
大家瞬间就围了上去,一座高1.8米、边长0.44米的四楞碑柱上,深刻有蒋正衡书写的《建塔鸿名》,全文大约400余字。原来该文笔塔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岁(1846)九月下浣,掌墨师叫夏安仲,距今已有176年了。是由一个叫董德芳的领衔,77人响应,其中至少有高文炳、张波、杨星、杨应才、熊际飞5名秀才,还有全兴号、义泰号等商铺,以及福田寺、兴隆寺和心莲、悟心等寺僧,筹措资金折合白银约85.86两所建成。
依据现存的《建塔鸿名》,对照《重现140年前的渝黔古道》一文,说明庄领事看到的及当地老人口口相传的,就是曾经耸立在这里的同一座文笔塔,只是并非宋代南平军始建的原塔。笔者一行猜测,可能是原塔倒覆后,乡人为培育文风,募资重建的“新塔”。
【僚人的㑿崖头】
“读书时候,老师还组织我们多次到㑿崖头(儿)开展春游、野炊活动。山顶到山脚,巨石间有个豁口,大块岩石不规则塌压成一些‘猫儿洞’,恰好容得下一个人钻过,调皮的同学还去爬上爬下地逞能。”同行的把《重现140年前的渝黔古道》甩进东溪永久中学同学群里,引发了吕培香、杨莉、张振桂等人儿时的回忆。
“爬到半壁,岩石断裂成上下两层,形成了一个宽大岩洞。相邻还有两个岩洞,一个叫石灶孔,另一个就在悬崖餐厅正下方,外面有个大露台,边上砌有石墙。都留下有人居住过的痕迹,我们统称蛮子洞。”返乡创业,专注农业开发引领乡村振兴的尚书村二组有为青年文德应又补充告诉我们。
蛮子是旧时汉人对少数民族的蔑称,难道这里住过蛮子?笔者回来后查阅成书于南宋1208年-1227年间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第180卷《南平军》(王象之编著,赵一生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找到一句,“㺐崖,在军之西,旧有㺐獠居之,遂以名。”再查《康熙字典》,“㺐,音爪。西南夷种……一曰土人自謂,獠,㺐別種。”《汉典》载“獠,异体字㺐。”
原来1000年多前,这里确实居住着一支叫“㺐”的土人。而让綦江在学术界中声名鹊起的“獠人”,别称“㺐人”,或是“㺐人”的兄弟族群。“㺐崖头(儿)”也因此而得名。只是由于“㺐”字生僻,在1000来年的口口相传中,以讹传讹为“早(枣)崖头(儿)”,甚至“掌(长)崖藤(儿)”了。
笔者还了解到,历史上,由于统治阶级的强化,导致大汉族主义泛滥,对少数民族的称谓采用的都是虫兽鸟偏旁带侮辱性的字。古时北方人骂南方人蛮横不讲理,也说“你这獠子……”就是现在的綦江方言,仍保留有“獠子”词汇,只是偷换概念演变成占别人便宜“我是你**”了。直到1939年,基于平等、团结的中华民族理念,政 府颁发了《改正西南少数民族命名表》,将此改为单人旁。比如上述的“㺐、獠”,现在变更为“㑿、僚”。
笔者一行,还在登天梯旁的绝壁上发现了一块约1.5平方米的石匾,深刻有字径约45cm的“㺐崖仙境”四个大字,并附刻小字清《綦江县志》转录的《舆地纪胜》记载。原来是2013年春,原丁山镇文化站干部,时年68岁的岳开应为了纠正此地名称讹误的主动作为。但村镇没有进行解读宣传,并没有人知道这是为“㑿(㺐)崖头(儿)”正名。
于东溪或赶水而言,岳开应老人只是一个生长于丁山,工作于丁山,颐养天年还是丁山的外乡人。但他能跨越狭隘的地域界限,不向政 府伸手,自掏腰包请来丁山石匠帅永生及另两个当地帮工,将800年前的古代文献摩崖石刻,展示出他对綦江历史文化的执着情怀和无私的奉献。被他优秀品质感染的笔者这群文史爱好者,也主动购买油漆、毛笔等,将已经淡忘在石壁的“㺐崖仙境”及《舆地纪胜》相关记载,涂红刷亮,吸引过往旅客的眼睛,让更多的人记住“㑿(㺐)崖头(儿)”,也为每次“綦走发现”都不虚此行!
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来源:重庆綦江网
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2-08/05/content_4551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