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文物数量,全镇第一哦。”2022年2月20日,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团在探访横山镇堰坝村何家坪永兴庙(详见 《横山镇有对套“铁链”的雌雄石狮》)时,该村党总支书记袁洪明不无自豪地介绍说,背鸡岗的张刘氏节孝坊就是其中之一。 背鸡岗张刘氏节孝坊现状。通讯员 缘来同行 摄 四柱三间节孝坊 今年4月15日,文化服务志愿者们来到背鸡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宽均约八米的牌坊。该牌坊距今已有170年。牌坊梁、柱和华板上的“节孝、旨奉旌表、清标彤管、旌表节孝故增生张应庠之妻刘氏寿藏”等大字,坊联“志凛冰霜偕河山而永寿,德娴柔顺揭日月以常新”以及请旌、建坊时间“道光三十年嘉平月题请,咸丰三年桂月望日三建”等阴刻大字清晰可见。此外,还有三组戏剧场景和一幅繁花连续图案的浮雕,展现出古代綦江工匠的高超技艺。 其它梁板上的小字因石头表层剥落或风化严重,勉强可辨出赞颂张刘氏德行的两首七律诗: 一是姻亲侄心田唐精一拜题的“扶植纲常大事难,坤维今日壮亲观。叙飞半世盟金石,天誓三生沥胆肝。兴安秉礼娱发白,震男干盈鉴心丹。九重恩锡持风化,坊表德芳永志刊。”题诗下面是儿子“德清、德淳”,孙“世泽、世仪、世位”等直系后人名讳。 二是姻亲侄仙果李生瀛拜题的“百忍堂中有淑人,果然巾帼丈夫身。冰霜志节凌霄汉,铁石心肠顶鬼神。恪守义方严教子,善持家政屡含辛。贞珉万古符贞节,邀得殊恩奕禅新。”李生瀛题诗之下是“德祥、德州、德沛”等侄子名讳。通过清《綦江县志》“思里胡国瑾妻李氏,处士李发士女,增生李生瀛胞姐”的记录,可知李生瀛是秀才。 “牌坊上的雕刻涂有金粉,坟坝子前还有一对石桅子,两边还各配有一根较短的石柱,这些在三十年前都还在。”谈起家族的荣誉,81岁的张文玉,声音都提高了三度,“我们背鸡岗张氏的开宗祖叫张洪贵,其二儿子张圣书也生有二子张应庠、张应序,张应庠还考上了秀才。张应庠长子张德清,也考中了武秀才。” 张文玉的话也得到了相关记载的证实:一是清《綦江县志》记载,“永里增生张应庠妻刘氏,年二十八寡。事翁姑尽礼。抚二子德清、德淳,教以义方。咸丰元年,寿六十岁。旌表入祠”。二是距背鸡岗五六公里远的天台村一组贺泽绪家中的一本编撰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贺氏宗谱》记录,“张氏,邑武庠生德清公之女也,子藩命配也”。文化服务志愿者们明白,正是这“一文一武”,揭开了背鸡岗张氏通过科举跨越阶层,挤入清廷地方治理领导体系的序幕。 母子三人合葬墓 站在牌坊前面,“圣旨匾”下的横坊上“旌表节孝故增生张应庠之妻刘氏寿藏”的16个阴刻大字,非常明显。其中“寿藏”二字,告诉我们这是在张刘氏健在时即修造完毕的活人墓。 文化服务志愿者们继续往下辨认,牌坊左侧最下边的字板上是“显考张公讳德清字敬明墓”,右侧最下边的字板上“显考张公讳德淳字■■墓”。原来,牌坊背后埋葬的,不只张刘氏一人,还有她的两个儿子张德清、张德淳。 相比綦江境内的横山天台寿官牌坊、区博物馆旁伍氏乡贤坊、篆塘分水陈洪猷德政坊、新盛号房黄杨氏节孝坊、古剑两路杨罗氏节孝坊、东溪竹园陈氏节孝总坊,该牌坊还是张刘氏母子三人的合葬墓坊。 文化服务志愿者观察“反背人”雕刻。通讯员 天籁 摄 刘氏未与早逝丈夫合葬,而与二子合葬。二子也没有与各自的妻子合葬,而与母亲合葬。又是什么原因呢?张文玉也说不清楚。“父亲早逝,母子相依为命,清《綦江县志》都说‘抚二子德清、德淳,教以义方’。两个儿子真切感受到了母亲血浓于水的辛苦培育,都想陪伴母亲长眠于此。并且还可以共沾荣耀。”文化服务志愿者“飘雪”推测道。 “那为什么不把这个坊墓修造成更气派的五棺,能够合葬张刘氏及全部儿子儿媳呢?这样既解决了儿子夫妻合葬的问题,还扩大了共沾荣耀的范围。”面对这个新问题,文化服务志愿者“微风轻轻”认为,“这得加宽牌坊才行。加宽就得加高,不然不协调。不知又要多用好多银子,张家可能没有这个财力。”没想到,张文玉又否定了这个分析,“那时候,我们张家还是很富有的。这座牌坊建好后不久,张刘氏丈夫张应庠也得到了HD貤赠。后人也准备在张应庠墓前立牌坊,石头都取好了。只是遇到了连年干旱,放赈减租,因此搁置。没过几年,d*的孙子张世仪又死了,没得提统子(方言,领头的)的人,就没有修得成。”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牌坊大小是有规制的,可不能随便加宽加高。最大的六柱五间牌坊虽然更显气势,但为帝王或孔子这样的圣贤所用。”文化服务志愿者“微风轻轻”又提出了新看法,“该牌坊‘四柱三间’的规制决定了其后的空间,最多只有三棺的位置,再加上男尊女卑,就只有委屈德清妻李氏、德淳妻唐氏了。” 尊孔重教张刘氏 “张应庠死后,刘氏就成了顶梁柱,坚守耕读传家的祖训,才有孙子张世仪等后人的成才。她信佛崇儒。牌坊旁边山壁上的观音摩崖石窟就是她捐资雕凿的。永兴庙内供奉孔子神位,也是她力主的。”张文玉接着解答了文化服务志愿者们永兴庙祭奉孔子的疑问,“10多年前恢复永兴庙时,我们就请三角场上的匠师陆清云塑了一尊孔子像,作为主供。也许就是冥冥之中受到张刘氏影响的吧。”据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团考证,这是綦江目前已知唯一的孔子庙。 “坟坝子前的那对石桅子像一把锯子,两边那根短石柱像人一样正在用力锯这座山的龙脉,就再也不出人才。‘圣旨’匾背后又雕了一个官员模样的“反背人”倒起走,不吉利。”一旁的张文玉妻子忍不住插了一次嘴,“我公公那一辈几弟兄,因此搭起梯子去把这个‘反背人’的头凿烂了。” 大家转到牌坊背后,确实在“圣旨”匾的背面看到一个面部被凿毁的石人浮雕,官帽痕迹清晰可辨。“在封建社会,‘圣旨匾’至高无上。我们之前看到的牌坊,‘圣旨匾’两面都一模一样。为什么这座节孝坊上,‘官员像’与‘圣旨匾’却平起平坐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文化服务志愿者们,仍然穷追不舍。 “其实,这不难理解。‘官员像’与‘圣旨匾’背对背,寓意张家的子孙时刻背(bēi)着‘圣旨’走。不正是前途一片光明吗?”可惜,文化服务志愿者“搬螃蟹”这化解当地“倒起走的‘反背人’不吉利”的解读来迟了。 牌坊后人张文玉向文化服务志愿者讲述节孝坊轶闻。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提供 “听说张世仪小时候,天一亮就在背鸡岗右侧山岗上的一棵古松下读诗诵经,所以当地人就把这棵松树叫做状元松,激励后人发奋图强。”袁洪明书记越说越兴奋,“我们这些后来的小小读书郎,放学后都喜欢在这里歇息玩耍,也时不时地摇头晃脑读几句。去年通过的《横山镇乡村振兴规划方案》因此提出了利用当地张世仪等科举功名人物的影响力,传承尊师重教,凝聚社会助教合力,做亮堰坝村状元松IP,并设置状元路、状元及第等景观小品或文创产品,期待将资源的文史价值转化成更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 (未完待续) 总编辑:孙萍 值班编委:马小玲 编审:王旻 编辑:何叶 审校:杨小红 刘燕艳 文章来源:大美綦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