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个头,圆脸,皮肤有点白,不像个农村人,说话有条不紊,语速适中,思路清晰。这是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双丰村党总支书记林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去年6月,央视直播报道綦江区赶水镇镇双丰村糯玉米产业,林书记在镜头前侃侃而谈,脸上一直挂着从容大方的微笑,这样一名在面对央视媒体直播的时候如此自信的书记,不禁让人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兴趣。担任党总支书记2年多,让双丰村面貌焕然一新,让老百姓交口称赞,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葫芦里又揣着什么锦囊妙计呢?
林浩正在接受央视直播采访。湛江涛摄
机缘巧合,老板回乡变公仆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还会回到农村,但在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后,回来看到村里比我母亲年纪还大的老人都还在挖地耕种的时候,我感到心酸。”林浩坦言,“如果我有机会可以让这一切改变,我愿意去做。”
双丰村是林浩的故乡,他从小在村上的土地里跑着长大,割过草、挖过地、挑过水也砍过柴,所以林浩在读书的时候就暗下决心长大后要离开农村去大城市生活,再也不想回来。2004年,林浩开始自己创业,在伯乐的帮助下,他充分利用自己工作多年积累的经验成功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拥有了自己的建材公司。原本以为就此和家人在城里安居乐业,充实而幸福地生活,2022年母亲却因病要求回乡安度晚年。
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林浩无法拒绝母亲的请求,于是开始每日往返于村上和重庆城区,长此以往,妻子和两个儿子因没能得到充分的陪伴颇有不满。林浩一直用“在老家找寻商机,原材料便宜对生意有帮助”等理由安抚着妻儿,但为了能尽力照顾好母亲,也兼顾好自己的小家,林浩一直在思考两全的办法。
恰逢当时双丰村党总支书记辞职,赶水镇党委、政 府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人选,希望能有一名有能力有头脑的人才来当“领头羊”。经过多方了解,镇党委、政 府找到了林浩,诚挚地希望他能担任双丰村党总支书记,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2年4月,在认真思考1个多月后,林浩决定担任双丰村党总支书记。从此,林浩的人生开始书写从老板转变为公仆的故事。
双丰村产业全景图。湛江涛 摄
谋篇布局,荒地摇身变良田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是林浩就任双丰村党总支书记以来的真实写照。
双丰村是典型的山地村,海拔落差大,交通不便、水源缺乏、撂荒地多,加上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导致村上产业基础条件弱,集体经济多年来也没有起色。林浩虽然离开农村多年,但也深知如此现状继续发展,只能是恶性循环,要想改变必须要先把土地盘活利用起来。
林浩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走遍全村,一方面是为了摸清村上土地闲置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让村民们知道“新来的这个书记要‘搞事情’”,看看大家是个什么态度。半个月一圈走下来,林浩有点犯愁,两大难题摆在了面前:撂荒地多且零散,要开荒没钱;老百姓不理解不支持,害怕做出改变。
“我们村要发展,只能靠产业,要搞产业,必须要有土地。你们要相信我,这事儿我能带大家干,如果我干不成,我就不会来当这个书记。”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林浩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社长和部分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在会上,林浩跟大家保证,“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不干我们永远改不了,但试一试就有机会!”
林浩瞒着家人以个人资产作担保在银行给村集体贷款了4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又带着村干部们分片走访,每家每户上门做工作,遇到实在不支持的,又想方设法通过其他人劝说。就这样每天早出晚归,顶着烈日身披月色在村子里走了2个多月,终于将全村900亩的撂荒地流转过来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并且以每亩200元的价格向群众支付租金。
土地有了,资金借了,但怎么盘活利用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林浩常常利用晚上的时间,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学习全国各地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农作物种植的技巧等等,另一方面又多方请教农业专家,再结合村上的实际情况不断思考和谋划,最终决定要在村上开展宜机化改造。
征地、开荒、改造、种植……短短5个月,双丰村的产业基础已经初见雏形。2022年的冬天,双丰村利用改造的撂荒地种植草蔸萝卜销售额就达到了50万元,这给全村上下带来了莫大的希望和巨大的鼓励。此后1年多的日子里,双丰的产业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每年将土地分两季种植,上半年发展糯玉米和疯蜜西瓜,下半年种植草蔸萝卜,充分将土地利用盘活,也给村集体和村民们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23年,双丰村村民人均收入达1.4万余元。
村民们正在打包收获的糯玉米。湛江涛 摄
敢想敢干,“弱村”努力变“强村”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林浩一直坚定“不做则已,做则至全”的信念谋划全村各项事务。
为了更好地延长产业链,拓宽农产品销路,提升产业价值,同时为村民们增加收入,林浩经常主动向镇党委、政 府汇报,与领导沟通发展思路,争取资源。2023年11月底,双丰村筹资60万建成了农产品初加工中心,主要对生鲜萝卜进行加工。通过分级分选,然后清洗、切割、腌制、压榨等流程,可以做成萝卜干等产品,再对接商超、二级批发市场进行销售。加工厂以10吨/天的处理量每天能为种植户创收7000元,同时当地村民可以以70元/天的工资在加工厂务工,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不再是梦想。
种植业初有成效,但村上仍有很多土地因丢荒多年而贫瘠,影响了产业发展质效。为了改良土壤质地,林浩萌生了新的想法,决定在产业示范园的土地旁边修建一个养猪场,通过农作物养猪,再利用养猪产生的有机粪便作为农作物肥料,如此循环利用改变土壤。但传统养殖方式太普遍,效益不高,林浩多方打听、学习、联系,决定引进数字化养殖。今年1月,在镇党委、政 府的大力推动下,双丰村成功与崽崽摩豆农场签订合作协议,开启了数字化畜牧业发展的新道路。
在村支“两委”的大力推动和村民们的支持下,猪场成功建起来了。通过猪舍里的监控,用户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查看自己认购猪仔的喂养情况,这样新颖现代化的养殖方式让用户吃得放心安心。刚宣传出去,今年养殖的300头赶水“官田黑猪”就被认购一空,预计将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有机肥有了,但如何实现种养循环,高效利用,林浩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水肥一体化技术。俗话说“有收无收靠水,收多收少靠肥”,双丰村水源不足,水源系统布局有缺陷,为了给产业发展铺路,在林浩的带领下,村支“两委”克服种种困难,成功把村上用水的承包权收回到村集体,水系管网的规划、管护都由村集体自己负责,从此,用水主动权也掌握到了双丰村自己手中。
短短两年,双丰村在林浩的带领下迎难而上,面貌早已焕然一新,从以前的产业弱村变成了产业强村。双丰村不仅自身发展壮大,还带动镇上其他产业较弱的村集体发展壮大产业,近两年镇级年终考核连续被评为一等奖。但变化的不仅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品质。
“这两年我收获最多的是精神上的富足,成为书记以来,我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原来我可以这么有价值。”林浩说,“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我想这就是作为一个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担当和责任,我很满足,也很快乐。”
秋高气爽的十月,双丰村的山坡上村民们正弯着腰,在播种草蔸萝卜的种子。金色的阳光下,林浩站在田间,仿佛已看见满山圆圆滚滚的白萝卜和双丰村辛勤的村民们正朝他热情地招手……
来源:七一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