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河场佛果寺发现的官盐秤砣
104岁的霍之华老人讲述蒲河盐码头的往事
清代统一颁发砝码的规定
2022年5月25日,《綦江日报》第四版以《蒲河惊现綦江“第一”秤》为题,介绍了蒲河场佛果寺内收藏的一个138年前制作的,重约100公斤的石秤砣。那么今天将介绍它:究竟属于谁?用来做什么?
石秤砣的“身世”
石秤砣“长得”墩墩笃笃的。由于有两边靠墙,我们看不到是否还刻有什么,挽起袖子去搬,它却纹丝不动。一旁的好友连忙搭手,才把它合抬出来放在坝子上。随着石秤砣两边“官盐库”“大升恒制”七个大字的出现,隐藏着的秘密大白天下。原来,是官盐库专用的石秤砣。
经查阅清《綦江县志》、清《四川綦江县续志》,以及1984年编辑的《綦江文史资料》(第一辑)代祥征先生的《建国前綦江的盐业市场》,清代綦江境内有据可查的盐号有万顺、永丰、玉崇、义益、全兴、宝兴隆、大生美、恒昌裕和天全美。
据了解,清末中国盐业主要是官督商办或官运商销,“大升恒”理应是在官方注册的机构,可为什么没有相关记录呢?
“秤砣上刻的‘大升恒’不是盐号名字,只是制作杆秤的机构。”同行的杏胡哥一语中的,把我们从思维的死胡同中拉了出来。“你们看嘛,‘大升恒’制,指的是这杆秤的制作者,而不是这杆秤属于哪个盐商。”
蒲河场两河交汇处往永丰河上游约100米处有一座石磴搭木头的板板桥,是比水面略高的简易人行便桥。自从到原河边村的公路桥修通后即废弃,其中一墩石磴还伫立在原处。104岁的霍之华老人告诉笔者一行,运抵蒲河的盐船就在板板桥靠岸。她的二哥就是管盐巴上岸入库的夫头,还安排她一个发竹篾片牌牌的差事,也就是下船的力夫背一包盐巴入库,就得到一块有印信的竹篾片,完成后凭竹篾片的数量结算力钱。“那时候的力夫都很穷,篾条编织的盐巴篓篓烂了也要捡回家,好烧成灰放进锅头掺水熬干,取锅巴盐吃。”
农岗村水井湾84岁的李光映告诉我们,他听老人们讲,以前的蒲河码头,煤炭等大宗物资在狗脑孔一带上下船,只有运盐巴的可以开到板板桥。桥板桥岸边有幢房子,现在周开远那个杂货商店位置,人称“盐分”,其实就是盐巴仓库。盐巴上船入库后,就在这里通过陆路分销南川、桐梓等地。 据笔者了解,中国古代,秤都是由国家制造,经过严格校正的,私人打造是违反律例要被判刑的。清光绪三年(1877年)起,设在泸州的川滇黔盐务总局,就统一向盐商颁发称重衡器。通过光绪年间《四川官盐运案续编》中《万局解银至巴局转运不准再以九七平折合致滋弊实详文》中“总局库平系遵部颁砝码制造,一律较准转发各局,轻重毫无参差”一句,可以得出“大升恒”就是当时清政 府指定的制秤机构,蒲河场上这个石秤砣就是川滇黔盐务总局派发下来的。结合秤砣上的“官盐库”三字,毫无疑问,它就是清代蒲河码头官方盐库的专用衡器。其超大规格还可证明,当时蒲河盐运市场交易相当活跃繁荣。
但为什么选择石头来制作盐秤砣呢?同行的文史爱好者森林等认为,因为铜、铁、铅等金属昂贵,用来铸造大砣费用高,而且更容易被腐蚀而影响衡量精度,久而久之轻重差异就越来越大。后来就发明了取材方便又可避免盐、酸腐蚀而致误差的石砣,更加彰显诚实公平。
石秤砣的用途
一个秤砣就有近100公斤重,相配的杆秤最大称重可能有1000公斤,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抬得起?就是在秤杆上拨动这个秤砣,一个人怕都不得行,分明没有可操作性。同行的文史爱好者纷纷质疑。
“我认为这秤砣并不是用来直接称物品重量的。从上面的‘较准如一’四个字分析,只是校秤用的。”杏胡哥的话让同行者醍醐灌顶。“你们想一想,商户的秤准不准,谁来管?秤砣在使用过程中,肯定有磨损,加上有些见利忘义的商人还做点儿手脚,大秤进小秤出,缺斤短两,怎么办?官方肯定要定期较准。”
笔者了解到,我国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一种叫“权”的等臂天平。权常悬秤之一端,而货物一端必须与权同重,少增多减。众所周知,蒲河是古代綦江地区重要的水码头,转运的重要物资中就有盐,而盐又是古代朝廷垄断的产品,所以必须要做到“锱铢必较”。运至此处的大量块状食盐,需要过秤统计或化整为零批发分销给下级盐商,量多且重,业务繁忙,大型杆秤称量很不方便,故制作此100公斤的大型石权,以等臂天平称之,减少称盐次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我怀疑这只是镇店所用的,以示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同行的一位文史爱好者查到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收藏有一个光绪廿一年(1895年)的石秤砣,考证用途即如此。据了解,中国古代官衙常把石秤砣悬挂于大堂之上,以示公平正义,还有容(包容)和量(谅解和裁量)的含义。就是在今天,石权理念的延伸与作用,仍在发挥。比如人民法院使用的天平徽标,其内在含义与石权也基本一致。农贸市场也习惯在管理处显眼位子,放置一把公平秤方便交易双方复秤,以彰显市场公平交易诚信经营理念。
石秤砣背后的历史
这个石秤砣为什么会出现在蒲河场呢?我们看看它的历史就知道了。
清《綦江县志》卷二《里甲》篇载,“蒲渡河,南七十里,期三六九。”说明蒲河场旧称蒲渡河。《山川》篇载,“蒲渡河……源出南川水潨溪,经东乡坝(今万盛城区)入綦界……折至蒲渡河,而永丰河入焉……下三溪(今三江),合夜郎溪。”说明三江以上至万盛城区段綦江支流古时也叫蒲渡河。综合来说,就是河以蒲名,场以河名。
这条河又为什么被命名为蒲渡河呢?
早在唐代,著名学者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中就有“濮在楚西南(包含今渝黔川交界一带)”记载。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研究指出,在东周至东汉时期,綦江蒲河两侧就有濮人居住。因蒲、濮同音,笔者推测,在历史的长河中,濮早已讹传为蒲。现在河、场都简称蒲河了。无独有偶,据《三国志》作者陈寿所著《益部耆旧传》,其中“昔楚襄王灭巴子,封庶子于濮江之南,号铜梁侯”一句,说明了发源于岷山主峰,进入重庆后流经今潼南、铜梁、合川的涪江,也是在古称“濮江”的基础上同音讹传,朝名夕改而来。
清《綦江县志》卷十《详异》篇载:“在昔,隆盛场至蒲渡河一带出棉花。嘉庆初年,变而出蔗,作水糖,厥利甚厚。”《物产》篇载:“蒲渡河及石角镇等处,凡有栎树者,遂渐养蚕。”家住蒲河花门的清《綦江县志》编辑罗星也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著《山丝辑览》,宣传推介青杠蚕的养殖技术和当地茧丝成色等。清《四川綦江县续志》卷一《物产》篇亦载:“永里蒲渡河一带,綦南交界处产煤炭,可运江津、巴县、涪州间。上者名油煤,亦有名炭花者,烟净,焰更烈,白沙酿酒者,谓较他炭得酒为多。其劣者多糖炭。冬时亦多木炭。”
蒲河一带曾经盛产棉花、甘蔗、青杠茧、煤炭等经济作物和工业燃料,还小有名气,因此产生了纸帮、炭帮、盐帮等行帮组织。繁荣的交易市场,必然需要大量的衡器。加之川盐是贵州食盐的主要来源,在乾隆初年就形成了仁岸、永岸、涪岸、綦岸四条固定的运输线。綦岸水路以江津为起点,经江口逆綦江河而上,陆续靠岸经陆路转运分销,时属川黔交界的蒲河场,也就成了其中一个重要的盐码头,盐秤更是必不可少。
目前发现的蒲河这把渝南黔北地区“第一”官盐秤,更是綦岸盐运历史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秤平斗满的吆喝声中,蒲河盐商赚得盆丰钵满的好日子,是何等的红火。当然,蒲河场的历史,远不只盐。敬请读者朋友关注本报下期《綦走发现》。
原标题:揭秘綦江“第一”官盐秤 文图/通讯员 杨友钱 来源:重庆綦江网 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2-06/01/content_454754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