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綦江的“代水泥”厂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导淮委员会办理渠化工程。由于水泥不易购置,于是年九月成立“代水泥”制造厂,负责生产代水泥,分运各闸坝工地使用,以弥补水泥之不足。
代水泥就是是石灰、陶粉等。当时代水泥厂下设石灰工场3个,陶粉工场六个。陶粉就是黏土烧成砖坯,磨碎为粉末。工场分布于各闸坝工地附近,以便就近供应使用,从而节省运费。
惟不久闸坝工程因物价激涨、工款拮据而缩小范围。故各石灰工场仅青羊市一处继续烧制石灰,大场滩一处继续制造陶粉,其余工场皆告停顿。
青羊市石灰工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九月十六日建成。以闸坝工程需用急迫,乃先向石灰商订购,同时征收山地,开采石灰石,征用煤洞,挖掘燃煤。后雇工建筑石灰窑,以为自烧石灰准备。
第一号石灰窑,于十月中旬建成开始烧石灰。每日可出产石灰一千二百千克。第二号石灰窑于十月底竣工,每日可产石灰一千七百千克。第三号石灰窑于十一月下旬完成,第四、五号窑于十二月中旬完成,每日各出石灰一千七百千克。总计五个石灰窑,每日可产石灰八千千克。
青羊市所产石灰,从陆路运17.5千米至大场滩。在此经溶化过筛,制成消石灰,然后水运至工地使用。
大场滩陶粉加工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九月十日成立。地处大仁闸坝滚水坝附近,上下水位之差平均在5.5米左右。即利用水力以为水磨。惟水力设备装置费时,而工程需要,急不可待,不得不先用牛力磨粉,以解燃眉之急。
陶粉工场初成立时,先向民窑订烧红砖三窑。同时雇工自制砖坯,自建砖窑,并平整晾晒砖坯场地。制造砖坯所用泥土,先除去草根树皮等杂物,然后经水牛践踏粘糅,放入木制模型,略加捣实,即成砖坯。坯长二十厘米、宽十厘米,厚五厘米。唯工人在砖坯未脱模前,划线分割,烧成以后,稍一簸动,每块便分成两片,于碾碎工作,便利不少。
砖坯晾晒场址将地面做成起伏之状,名曰堤坎。凸者为堤,凹者为坎。等待砖坯色泽转白,方可装窑烘烧,以省燃料。每日工可制砖坯三百余块。红砖经碾碎后,再加磨细,即成陶粉。在水力磨未完成以前,用牛力碾磨。若需粉迫急,而牛力迟缓,不得不夜以继日,轮回工作,卒致牛力过劳,常有病毙。
水力磨粉设备,自大仁闸上游左岸,引水入沟,接以木槽,流注水轮,磨红砖为粉。该工程于国民三十年(1941年)一月开始建筑,同年四月十五日,放水通流。先装四轮,后陆续扩展至十轮,惟各轮常须停工修理,不能十轮并用。民同三十一年(1942年)后加装四轮,共十四轮。工作最紧张时,十一个水轮并动,每日二十四小时,可磨陶粉二百五十桶,每桶重一百二十五千克。
代水泥,自导淮委员会在綦江渠化工程上创用以来,成效显著。在抗战非常时期,后方水泥,供不应求之际,尤为全国所注意,并纷纷仿造。 綦江下北街大常闸
綦江蒲河上的船闸,至今完好
抗战时期綦江河上的大华闸
参考文献:张健主编巜抗战綦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