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标题: 闲聊养殖业 [打印本页]

作者: yanke_gg    时间: 2022-5-15 15:20
标题: 闲聊养殖业
    在这个星球上,人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种族的需求来的。
    例如养殖业。
    狗,最早被驯化,作为人类的警戒员,估计被其它动物骂得不成狗样,毕竟自个儿好好的吃东西,很容易被狗带领的人找上门;想到人类的地盘找点儿吃的,这狗东西老是汪汪的叫个不停。忠诚本是狗安身立命的品质,老是被贬低为“走狗、狗腿子”,都不是好词儿,到头来还得被烹掉,可见狗生之艰难。
    另一种较早被驯化的家畜-猪,他的命就比狗好多了,除了有独栋别墅以外,一日三餐还有人伺候,别提有多舒坦。中国“家”字,不就是一个房子底下一头“豕”吗?青年男女如果没有头猪,连“家”都成不了,你说“豕”这玩意儿重不重要?猪这东西,性情不算暴躁,随便整个围栏,它绝对不跑;不挑食儿,残羹冷炙也能吃出山珍海味的气势来;产仔多,一胎七八个算少的,十二三个也常见;成长快,半年左右就可以下崽;孕期短,一般114天左右;疾病少,有时染病直接扔在外边儿,过几天说不定它自己就恢复了。
    鸡这种家禽最省事儿,房前屋后随便垒个窝就可以了。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除了清晨早早的打鸣;春天里消失一段时间,过后就给你带回来一窝;平时捡个蛋打打牙祭啥的,它也没啥意见;过年过节逮一个来吃肉,对它们种群的繁衍也没多大的影响。
    牛这东西很温顺,少有急眼的时候,假如跟狗一样敏感的话,撒起娇来,轻易地就把房子给拆了;所以太上老君的坐骑,只能是牛,而不是猴儿;猴儿爆烈起来能把玉帝的宝座都给掀翻。中国人给牛养老送终这样的事儿也很常见,相同的行为,复制到其它动物身上,多少有点儿怪怪的,唯有四川的“猪坚强”是个特例。牛儿只吃草,不和人类抢粮;你看猪和鸡,不吃点儿粮食,长得就很慢;再者牛力大,耕田拉车都是一把好手。这东西实在少有缺点,至少我找不出来。
    羊呢,记忆力好,贼记仇。几年前冒犯它的人或动物,仍然能够精确的认出来,咣咣就是一顿狂顶,反正有仇必报。所以这样的玩意儿,最好少招惹它。要不是它比牛能生,繁育期短,说不定早就被开除家畜籍,连十二生肖都没它的位置。
    人类,多少有点儿喜欢战争,所以马这货就被人类看上了。这东西跑的贼快。体重从200公斤到1200公斤不等。想想看,一座移动得飞快的小山,上面坐一个拿大砍刀的彪形大汉,旋风一般直奔而来,拿杆长枪的你不吓得屁滚尿流,也算是一条好汉。就靠着这种生物,汉武帝把匈奴打的找不着北,失败后的匈奴一路向西,把整个罗马帝国搅到天翻地覆;才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底气,“封狼居胥”的梦想,刻进华夏儿女的基因;要知道仅凭两条腿,可没有这般豪气。后来蒙古人靠着这四条腿的马儿转进如风,赢得“上帝之鞭”这样的美名。但马儿这货有一点不好,是个直肠子。什么意思呢,吃的贼多,拉的贼快,甚至能边吃边拉。要想养好这玩意儿,需得一片草原,不是土豪世家,千万别想着养这么个能吃能拉的货。
    所以你看,养殖这一行当,少不了给动物们找吃的;动物所需的饲料,在现有科技条件下,只能是来源于种植业。在大农业里边,种植业的重要性是排在养殖业前边的。毕竟不吃肉只是生活水平差点,不吃粮食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作者: sanyue    时间: 2022-5-15 16:27

作者: 永存的天地    时间: 2022-5-16 04:48
是这样的
作者: 叁山    时间: 2022-5-16 07:01
你这是说进化史
作者: yanke_gg    时间: 2022-5-16 19:09
叁山 发表于 2022-5-16 07:01
你这是说进化史

    既是闲聊,就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我是准备聊个半年的,大概年底聊完。
作者: yanke_gg    时间: 2022-5-18 19:54
    自地球形成以来,所有能理解的人类活动均源自于太阳的能量。现今绝大多数人类活动,都是对太阳能的利用和转化。石油、煤炭、天然气不过是地球多年收集储存的太阳能罢了。风能、水能也是太阳将空气、水搬来搬去所产生的能量而已;光能更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典范。(说个题外话,对光能的收集和应用,靠的是光伏产业,中国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核能和地热能是例外,虽说现在利用成本比较高,但随着应用越来越多,价格应该越来越便宜,大规模商用指日可待。最可喜的是,咱们国家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实现等离子约束持续供能超过1000秒,只要能做到商业化营运,意味着能源的价格接近于0,人类社会的架构都得改写。重庆温泉多,里面泡个澡可以拍着胸脯说(女的就不用了,容易引人犯罪):“这次我没用上太阳的能量,老板能免费不?”老板一脚就飞过来:“个**子,**挖这个池子不先整两碗干饭迈?粮食不是靠太阳长出来的哦?”
      粮食种植或者整个种植业,在工业化之前,纯粹靠的就是太阳能,换个角度说,人类生产活动对太阳能的利用完全靠种植业。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粮食、瓜果、蔬菜之类,以及棉花,以备冬天之用,这是狭义的种植业。如果把林业、草业算上,就是广义的种植业,毕竟盖个房子需要特定的木材,撒点儿草籽,放牛羊,也算干涉环境的种植业。有点儿绝望的是,植物利用太阳能的理论值为6%-8%,而实际生产中仅为0.5%-1%,最大可达2%。所以,袁隆平他老人家总是担心后代吃不饱,拼了命的搞杂交水稻和超级稻,就是为了提高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以提供更多的粮食,他这一生,让中华儿女端稳了饭碗,不再挨饿;他的功绩,不管后人如何推高,总是显得没有力度;

作者: yanke_gg    时间: 2022-5-26 21:33
      植物(含粮食作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氮气、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合成淀粉、糖类、蛋白质、油脂等,用于自身生长,就是储存能量的过程。所以,植物所含的各类营养元素就构成了生物圈中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
     植物主要所含以下几大类营养物质
     ①能量物质:以淀粉、糖类、油脂为主,还包括纤维素、木质素等。养殖行业中,玉米称为能量之王,主要是由于玉米淀粉含量高且高产;其他的如稻子、麦子也富含淀粉,由于口感好,易于加工,主要作为人的口粮;根茎类如红薯、木薯、土豆、藕等淀粉含量也高,但不易储存,很少用在养殖业上。大豆、菜籽、葵瓜子、棉籽等籽实富含油脂,这东西能量含量更高,相同重量的油脂,所含能量是淀粉类的2.5倍以上。
     ②蛋白质:含量最高、最常见且易获得的当属大豆(有些地方叫黄豆),大豆的吃法很多,吃毛豆那种是最性急的吃法,还没成熟呢,就先扒拉下肚了;等它成熟了,煎炒炖煮炸,总有一款合适的,更有那不要脸的,竟然用来爆米花儿,也不知道味道如何。把里面的蛋白质提纯,可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手艺了,没听过?豆腐听过吧?就是那玩意儿,用大豆提纯出来的蛋白质,连汤带水的,那叫活水豆花。在西南地区这东西就玩出花儿来了。其实呢,豆花儿也是个很简单的食物,关键在调料排列组合,加上地域的差异,简单的食物就能有千变万化的神奇。印象最深的,是涪陵的豆花儿,调料中有一味叫侧耳根,那个味道,清醒的时候能忘掉,做梦都能记起来。
    在养殖业上,但凡榨油剩下的副产物,通称饼粕饲料,是优质的蛋白来源,例如最常见的豆粕、菜籽饼、棉籽粕、花生饼、葵花子饼等。有一种例外,就是棕榈果提取棕榈油后的棕榈粕,这玩意儿粗劣不堪,虽说得深加工后才好用,但挡不住有牛羊这样反刍动物,再糟糕的口感也能给利用了。
    ③维生素:维生素家族有ABCDEK6大类,B族维生素分支最多,所以植物并不能全部提供,但对养殖业来讲也大差不差,基本够用,虽然需要额外添加一点,比起①②类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④矿物质(钙、磷)和微量元素(铜、铁、锌、锰、硒、碘、钴、钼等):这些东西含量微小,但只要有就行,实际土壤里面基本都含有。平常开玩笑说,穷的吃土,其实也是可以的,毕竟土里微量元素基本能满足身体的需求,少吃些饭菜也不致命。工业化养殖之前,家养动物吃土吃的可开心了,自从他们上了圈、进了笼,就不得不额外购买微量元素、矿物质进行投喂,好在这些土里大部分都能开采出来,价格也低廉,对中国这种产业链齐全的国家来讲满足全世界的动物所需也不是问题。

作者: yanke_gg    时间: 2022-6-27 11:17
    植物合成各类营养物质的效率特别感人,就算是直接利用太阳能转换成能量物质储存,效率才2%以内。而光伏发电随便一块晶体硅板转换效率就在22%以上。至于合成蛋白质类,那效率低的令人发指。空气中氮气含量为78%,合成蛋白所需要的氮元素多的离谱,但要把氮气中的氮元素合成氨再到氨基酸形成蛋白质有十分漫长的路要走。在工业化之前,植物只能靠电闪雷鸣的天气才能多吸收点儿氮元素合成蛋白,要不就只能靠根瘤菌这种微生物提供一点。所以历史上,一块土地能承载的人口是有限度的,人口一多,植物忙不过来就得饿死一大片。
    工业化合成氨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可以说这是人类首次彻底地采用化学合成的方式对自然循环进行干预,人类由此在自然循环中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类似造物主的角色,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状况。本质上这个反应把零价的氮变成了-3价的氮。而且我们来看合成氨这个反应,原料是氮气与氢气,这两种气体在反应上可以说是惰性的,不活泼的,但是最终人类通过一系列合成过程用他们合成了活性非常高的氨气,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另外一点就是由于合成氨的出现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合成化肥工业。直到今天,合成氨仍然是我们固定氮源的唯一方法。
    合成氨以后的肥料,制作成如尿素对植物的生产力提高立竿见影。大致查了下,建国后,国内粮食产量的增加与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是同步的,化肥工业使农产物产量翻个两三倍是没多大问题的,剩下的就看育种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了,还有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例如大棚、无土栽培、立体种植,这已经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作者: yanke_gg    时间: 2022-7-19 20:59
    从总体上看,植物提供的能量、蛋白质类原料,实际上可完全满足人类活动的全部需求。但是,植物提供的蛋白,人类利用的效率实在是不高。以中国人的智慧,对植物蛋白的利用已经是登峰造极,早就达到利用率的天花板。
    动物提供的肉、蛋、奶中所含的动物蛋白,不仅味道好,而且易加工,人体利用的效率贼高;在种族竞争中,动物蛋白摄入量大的人种,往往个头更高,肌肉更发达,平均智商更高。
    讲个故事,有个妹子颜控,某天在小区门口碰到一个又高又帅的男孩子,忍不住上前搭讪,不料那帅哥挺好相处,很开心的和她一起玩。让他挑地方,结果人拉着妹子去公园儿门口玩沙子,那叫一个高兴,玩的是不亦乐乎。妹子耐着性子在旁边陪着,权当他童心未泯,是个好男人。临到黄昏,妹子鼓起勇气对他讲:“咱俩加V:x吧?!”那男孩一脸落寞,叹了口气说:“我没有,爸妈不准用。”妹子一脸懵,心说:“难道碰着个妈宝男?”试探说:“那有电话号码吧,互相加一个好吗?”男孩子赶忙点头:“好好好....”,一边用沾满沙子的手,从衣兜里掏出了个电话手表,一脸期待的等着妹子报电话号码,妹子这下子终于回过味来,问:“你多大了?”男孩很不好意思:“今年11岁,明年就从xx小学毕业了。”妹子哭笑不得,搭上了三个儿童套餐,把那小孩子打发回家了。
    因此养殖行业提供的肉、蛋、奶的多寡,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所处的地位。试想营养摄入始终不够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凭着一副瘦小的身板,怎么能够在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抵挡住身强体壮的蛮族入侵?所以和种植业一样,提高养殖效率,就能产出足够量的蛋白质。

作者: yanke_gg    时间: 2022-9-27 15:50
  农业是比较传统的获取大自然能量和蛋白并储存的一种方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受制于地球的大环境,显得非常低效。
    蛋白质生产方面,近代攒出了很多方法
    一:控制环境条件,利用真菌、细菌合成蛋白。例如我们常见的蘑菇、平菇、金针菇、球盖菇、香菇等等,这些真菌可以利用农业生产所废弃的原料合成蛋白;或者各种细菌繁殖合成菌体蛋白,例如利用酵母菌生产的酵母菌体蛋白,以供食用。其实常见的反刍动物如牛、羊,也可以说是利用了这种生产方式,因为反刍动物实际上是长出个瘤胃,提供稳定的瘤胃微环境,利用其中的微生物合成有用的菌体蛋白,以供反刍动物生长所需。
    二:通过选育甚至DNA改造,提高现有养殖动物生产水平,实现少吃,多长,快长,以提高蛋白质合成效率。这就是常见的选育,选择高产品种,稳定遗传性状,培育优良品系。例如北京鸭,掺杂这个品种DNA的鸭子是这个星球上长肉最快的动物,28天就可以达4斤重,连大毛都还没开始长呢,就是我们常说的胎毛未尽、乳臭未干,一般耗料不到8斤。
    三:扩大养殖地理范围。例如,全亚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网箱“深海001号”,


一次养鱼可达1000吨。出口挪威的“经海001号”三文鱼养殖网箱总重1400吨,高达38米,可一次性养殖150万尾三文鱼。


可这种固定的基本不改变位置养鱼方式,水体交换靠洋流,过多的饲料和鱼类排泄物混合,很容易污染生长环境,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改进版本“国信一号”。


这他喵的是一艘养鱼船,你敢信?船长250米,载重量10万吨,排水量13万吨,两艘航母山东舰的排水量,这玩意儿可以满世界溜达,跟草原上放牧似的,哪里水草肥美就放到哪里;平日里养个鱼,撒下饵料,鱼儿自己游过去,采食完了排在水里,污染自己的生长环境。“国信一号”不一样,这货海里一开,海水从箱体流过,鱼儿只需要张张嘴,吃的就到嘴里了,省掉了到处游来游去找食吃的消耗,所有营养全部用来长肉,排泄物自动流到身后,所处环境一直干干净净,相当于流水养鱼。
    四:工业化直接合成蛋白。
        以下直接引用个原文
      我国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
来源:科技日报
2021-10-31 14:25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宣布,我国在一碳生物合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举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时空限制,为弥补我国农业最大短板——饲用蛋白对外依存度过高提供了国之利器,同时对促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深具意义。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饲料所研究员薛敏博士介绍,蛋白质的天然合成通常要在植物或植物体内具有固氮功能的特定微生物体内,由自然光合作用形成碳水化合物的糖类,再经过三羧酸循环途径多个复杂的生物转换与酶促反应,形成蛋白质合成需要的氨基酸,进而合成为蛋白质。其中涉及复杂的遗传表达、生化合成、生理调控等生命过程,反应缓慢、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较低,最终积累的蛋白质含量低。
    她强调,在人工条件下,利用天然存在的一氧化碳和氮源(氨)大规模生物合成蛋白质,则不受此限,故长期以来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和对生命现象认知的GM性前沿科学技术。
    中国农科院饲料所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核心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22秒合成),创造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的世界纪录。
    该项研究以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无中生有”制造新型饲料蛋白资源乙醇梭菌蛋白,将无机的氮和碳转化为有机的氮和碳,实现了从0 到1的自主创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以工业化生产1000万吨乙醇梭菌蛋白(蛋白含量83%)计,相当于2800万吨进口大豆(蛋白含量30%)当量,“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非传统动植物资源生产优质饲料蛋白质的新途径,可减排二氧化碳2.5亿吨,节省耕地10亿亩(以平均亩产大豆300斤计)。

作者: yanke_gg    时间: 2023-7-9 22:02
以下正文

一、鸡
    鸡,在汉语言环境下被污名化最狠的家禽,一直以来都是没多大存在感的动物,唯独正解-“打鸡血”,还是反面的励志词汇。
    这种家禽,非常好养活,第一:居住没要求。作为农村生活的家庭而言,平时吃个蛋补充点蛋白质方便快捷,有朋自远方来,宰个鸡招待招待也不需要像杀猪牛羊那样大动干戈,所以家家户户养些鸡是不二之选,随便找个门洞、屋檐搭个棚就可以算作的栖息、繁殖之地,也不用每只鸡都搞个豪华单间,不管多少,关在一起就行,还有利于它们交流感情,毕竟是群居动物嘛。第二:伙食没要求。粗茶淡饭即可,无盐无味也行,甚至这些都没有,剩菜剩饭亦可。实在穷困人家,连这个也没有,还可以自寻活路、士里刨食,端的是居家必备之良禽。第三:交配没需求。和其它要家养动物不同,即使无雄性母鸡们照常下蛋,以为能正常繁衍。穷家独户还少备一份公鸡的餐食,实在是节省。为扩大族群,十里八乡也还仅需一只公鸡即可,大户人家完全不在话下。第四:没有攻击性。这一点太重要了,但凡被鸡负的人类,实在说不出口。所以到现在,所有人都导口同声承认:鸡,绝对没有攻击性。第五:没有心理问题。天当被盖地当床,走哪吃哪,这便是鸡的快乐生活,一生独居也不会有抑郁问题,公鸡每天按时打鸣,母鸡每天按时进食下蛋,无忧无虑到老。即使挨刀那天,也有同类围观。完事其它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完全没烦恼。
    鸡们一天天安安静静勤勤恳恳产蛋产肉,得到全世界人类的认可,甚至超越宗教的偏见。所以,它们家族数量庞大,有250亿之多,比全球人口还多3倍。换句话说,在这个星球上,有一个算一个,包括未断奶的婴儿,每人至少能分3只鸡。因此,与其说是人在养鸡,还不如说是鸡在养人,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往深了看,鸡除了养育人,能有其他选择吗?而人不同,可以选择养鸡,也可以选择养其他物种,绝对做不出以自身肉身养育鸡的行为。割肉饲鹰不过是远古宗教神话而已。人为刀殂,我为鱼肉,实在是因为没得选。古人早就总结出三十六计、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危邦不居、乱邦不入,所追求的,仅仅是保留选择的权利。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qj0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