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乾(右)讲述红军长征转战 綦江故事 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摄
“綦走发现”文化志愿者了解中 央主力红军长征转战綦江历史 通讯员 冬冬 摄
《綦江日报》第四版綦走发现专栏于2023年3月15日、22日,连续两期刊发了中 央主力红军长征过石壕留下的萝卜枯叶埋铜钱、苞谷杆里藏铜钱、摔伤肥猪卖了个好价钱三则故事,感人肺腑。本期将继续聆听近40年党龄的丁大乾转述的又一则真人真事。
“民工建勤,岁修公路”,是我国公民一年一度应尽的例行义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养护公路需要的石子,都是任务分到生产队或家庭户。学生放学后,都要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大约在1972年清明节,10来岁的丁大乾在锤石子的时候,恰好与族兄丁大海挨在一起。他们虽然同辈,但幺房出老辈子,丁大海的年龄其实比丁大乾的父亲丁正海都还年长一岁。
当丁大海知道丁大乾当天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白果树红军坟(现已迁到石壕红军烈士墓)扫墓,缅怀革 命先烈的时候,就笑着说,红军长征在这里的那些事,我比好多人都晓得,比你们老师讲得还抻抖(chēndǒu,綦江方言)些。
原来,长征红军大部队要过石壕的时候,只剩下走不动,又没有子女、亲人背负的个别“干起一条蛇”的老幼病残没有逃跑。比如丁大海,因为被*军拉兵,逃跑被打,脚杆摔断,浑身上下红一块、紫一块的,伤口化脓流“粪”,无钱医治,一直未好。他的娘罗氏又年老体弱跑不赢,也放心不下儿子,才无奈地留在屋头,听任命运的摆布。
丁大海娘俩是地主刘仲强的佃户,就住在地主的仓房一角。之前每次过兵(具体是黔军、川军,已经记不清楚了),都是在这里补给。丁家并没有什么值钱的可抢,罗氏倒也少了一分担忧。将仅有的丁点儿口粮藏了起来,还有一小块腊䐞(ruò,綦江方言,肉)是留到过年打牙祭的,也埋在屋角地上火坑四周的冷柴灰里藏了起来。
这次过路的红军,又驻扎在这里。红军到他家的时候,笑咪咪地左一声“嫂老官”(江西方言,嫂子),右一声“哥郎”(江西方言,哥哥),然后就是“不要怕,我们是红军,专门帮穷人的队伍”的介绍,惊得丁大海娘俩在战战兢兢中不知所措。
特别是红军战士话音一落,就立即动身帮忙扫地、担水、劈柴,更是让丁大海娘俩面面相觑,想到了说书人经常讲的,明末李自成破城后把福王绑起甩进锅里活煮熟后食用的故事,头皮一阵发麻,“难道这些兵要把屋头打整干净了,杀我们娘俩煮来吃?”
一个战士看到火坑里堆积的冷柴灰冒出了火坑沿,马上就拿起箢篼(yuān dōu,綦江方言,转运泥土、粮食等的工具),准备去撮。一直蜷缩在屋角提心吊胆的罗氏心头一跳,“遭了,埋在灰头的腊䐞暴露了。”原本畏缩恐惧得不得了的罗氏,不知哪里钻出来的勇气,炸啦啦的吼了起来,“不,不,不,我各人撮!”边吼边抢上前去,把箢篼夺了过来。支开红军战士后,才小心翼翼地连䐞带灰撮了出去,在屋后柴灰堆里掘了个洞,心惊胆颤地埋了进去。
虽然一下午都秋毫无犯,丁大海娘俩还是怕暴露家中有粮,不敢生火煮饭,看着大兵灶头冒烟,饭香飘来,肚子饿得呱呱直叫,连吞口水往肚子里咽。
红军战士口中的“左长”看到后,还盛来了两碗热气腾腾的“帽儿头”(綦江方言,指盛的饭远远高出碗沿,呈馒头状)。当看见丁大海腿上、脚上、背上、脑壳,倒处都生疮流脓,又叫来了正在高席子团部给受伤的“王团副”治疗的随军卫生员,来给丁大海消毒上药,让他娘俩在惊恐中,逐渐平静了下来。
丁大乾清楚地记得,丁大海给他讲这个事的时候,还多说了几句。“左长”叫他的娘罗氏时,首先喊的是“假及”(音,下同)。问他的时候,说的是“老腥”。还指着他给旁边的兵说,“哈里吓饱答……”。印象更深的是,说“我里……恰饭”后,离“左长”最近的大兵就端来了两碗饭。又指到他的腿说“脚霸子”后,另一个大兵又找来了一个戴白笼笼的兵,给他浑身上下的伤口涂药……弄得他们俩娘母莫名其妙。
“綦走发现”文化志愿者们猜想,丁大海对这些话印象如此之深,肯定有蹊跷之处。回来后,多方求证,原来,“假及”“老腥”“哈里”“吓饱答”“我里”“恰饭”“脚霸子”都是湖南醴陵方言,分别是“姐姐”“老兄”“他们”“吓坏啦”“我们”“吃饭”“腿”的意思。而长征时期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就是醴陵人,且史载他确实经过石壕。文化志愿者们恍然大悟,这里的“左长”,极有可能就是左权。
由于年代久远,当志愿者们想继续追问“左长”的长相等细节时,丁大乾也无奈地摇了摇头,质朴地回答说,“记不得了,记不得了。我也不可能编些话来哄你们。”“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团只好点到为止,忠实记录,权供留心红军长征转战綦江历史者参考。
三天三夜鱼水情
国 民 党 战地记者刘东岩日记《川滇黔剿匪从征别记》(匪,对红军的蔑称,下同),由重庆中美书店1935年5月发行,《石壕之刦后余灰》是其中第十四则,记录时间是1935年2月3日凌晨,离红军长征过石壕仅10余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中“据(石壕)场上未能他避之老妪言,匪军过此者,凡绵雨三昼夜,声音奇异,不类川人,其约数当在两万以上”一句,结合长征时期中 央军委1935年1月20日23时的电文《关于我军廿一日行动部署》(《文献和研究》1985年第1期)“一军团全部为右纵队,以向习水、赤水开进之目的,明日(21日)应到达石壕口、鱼栏坝(疑似犁䥉坝的音讹)地域向温水侦察警戒……一军团在松坎应留掩护部队,收容落伍,警戒川边,并彻底破坏附近电话,至21日下午归还主力”,以及相关史料可知,红一军团于1935年1月21日下午到达石壕驻防后,整个部队通过时间大约有三天三夜。
据丁大乾转述当年知情人的见闻,红军长征过石壕期间,在川黔交界处石壕、温水间的禹王庙、李汉坝、高席子下方凹处,以及前方铺子坳等处宿营。其中,在沟槽两侧半山的高席子、学堂坡、桐子塆等地都挖得有战壕,警戒防守。因而能在当地留下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綦走发现”文化志愿者们也明白,由于时代渐远,当地人的口口相传中,在具体时间或细节上难免有一些走样。比如他们说红军长征过石壕梨园坝是一九三四年腊月三十,恰好过年那天(实际不迟于腊月二十),还有红军留下铜钱的具体藏匿地点,以及相关人物的生卒年,也许就有一些出入。 但是,这并不影响事件的真实性,值得我们继续深挖细掘这些真实故事背后的生动细节,丰富红军长征转战綦江的鲜活历史,助力綦江打造重庆重要的红色文化高地,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尽绵薄之力。
文/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原标题:“左长”送医又给饭——中 央主力红军长征过綦江的故事
来源:重庆綦江网 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3-03/29/content_456378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