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也就4届,根据目前发展形势可预见短时间内暂时无法改变农村缺人的状况。
目前留守老人50后步入70,60后已进入60,在农村出生的70、80、90三代部分已经完成城里房子上岸,部分仍在漩涡中挣扎;其中以90后开始为界,基本没碰过传统农业,90后成年在10年左右,几乎没有在家种地为生的,农村出生的80后,耕地种田插秧打谷担粪挖土多少还是会点,真正流行起来打工大量人口外出应该在2000左右,虽然九十年代就有,但没有那么大体量整家整家的抛荒外出打工。
20年后,80后开始退休,70后进入老年多病期,00后和10后成为社会新生代主力,农村的乡恋最多只存在80、90后的怀念,00后10后大多仅管拥有农村户口,但基本都是80后在外打工期间或城市化过程中出生,对农村老家已经没啥印象,现在大部分00后可能连农村的菜都认不完,更不说庄稼了。
20年后,农村保守点80%的土地荒芜,真正的大路无人走,可能十里无人烟,百里不闻鸡犬声(这句可能有点夸张)。如果没80、90后带路,00后10后连自己老祖宗的坟都找不到,完全有可能。
20年后因为没人种地,日常生活基本粮食都依赖市场供应,蔬菜有人包地规模种植,粮食不会有人包地种的,綦江地处山区,再整合也无法达到平原地区那样全机械化种地,成本收益不成比例,就算按现在最理想的土地流转出去,承包者也只是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特种作物,也不会种主粮。
20年后城市更加繁荣同时城市病也更加突出,农村没人了,城市工业如果出现产值剩余,已经没有大农村托底了。现在外部不行走内部,消化不了动不动搞下乡,利用基数庞大的农村消化。农村消失后,后果很严重。
现在乡镇的中心小学生源已经告急,6年后波及乡镇的初中,9年后波及乡镇高中,12年后大中院校会大量合并削减,教师行业内卷更残酷,城市养老医疗需求巨大。经济不景气时一定有人住高楼里天天稀饭咸菜过日子,只愿80后之前的老人身体健康,有人会说国家福利托底,高福利就意味着高税收,没税收哪来的高福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