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网消息(文/王昌宁)綦河,源于贵州。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载:“江发源夜郎,作苍帛色,故名‘綦’。”因流经夜郎境,曾称“夜郎溪”。南齐时称“僰溪”,元代又称“南江”。流经贵州北部和重庆西南部、綦江区、江津区广兴镇,于江津仁沱顺江村注入长江。
几千年来,美丽的綦河静静地流淌,滋润着大地,养育着人们。綦河沿岸绿野芬芳,欣欣向荣,人才辈出。20世纪初,綦河左岸边上的一个村子里,诞生了一个男婴,父母给他取名赵铭彝。彝,即古代青铜器具,象征着法度、常规。父母望他崇尚正义,长大成器。后来,赵铭彝长大成人,投身革 命和戏剧,在中国戏剧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中国戏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顺应了父母的心愿。
赵铭彝(1907-1999),戏剧活动家、戏剧评论家,话剧史家;出生于重庆市江津区广兴镇沿河村;1923年就读于江津中学;1926年到上海,先后攻读于大厦大学和上海大学;1927年,入南国艺术学院,开展戏剧运动;1932年,任“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书记,同时参与建立左翼电影、音乐组织;1935年被捕、次年获释,参与“重庆救国会”,任《新蜀报》编辑;抗战爆发后,参与导演话剧《保卫卢沟桥》,影响了大批青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他当选为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各地救亡话剧团来到大后方后,他积极接待和宣传,使所在的《新蜀报》成为抗战时期宣传话剧的最有成绩的媒体。
1942年,在中国话剧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戏剧月报》在重庆创刊,他担任编委。同年,中国艺术剧社成立,他担任艺术委员。解放后,他曾担任重庆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校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出版的著作有《苏联的戏剧》《左翼戏剧运动史料集》等。
抗战时期,正值赵铭彝风华正茂、充满活力的时候,在革 命洪流中,他参加“剧联”“南国社”“左翼戏剧家联盟”,结识了田汉、吴作人、老舍、聂耳等一大批在中国文坛闪耀光芒的文化友人,与他们亦师亦友,一起推动中国现代话剧前行。
在綦河边上长大的赵铭彝始终眷恋着故土。1948年,带着对故乡的思念,他又回到了广兴。回乡后,他开办时化中学,并担任校长。他鼓励当地群众成立剧团。一时间,江津、綦江、巴南等地的戏剧爱好者聚在一起,创作话剧节目,交流演出,不仅为鼓舞群众、动员群众对敌斗争作出巨大贡献,而且将话剧这个“舶来品”创造性地转化成了自己民族的话剧、歌舞,让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变得通俗易懂,让群众喜闻乐见。
赵铭彝,走出綦河,为中国戏剧奋斗了一生,离开我们24年了,然而,他留下的丰碑,却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上海戏剧学院著名教授曹树钧曾专门著文《不应忘记的话剧先驱者赵铭彝》以追忆老师。广兴人民每逢节假日,都要自发排练演出话剧、歌舞,“桔花小剧团”一直活跃在老百姓当中。当地群众以此纪念革 命先贤,传承红色基因。
文/王昌宁 原标题:綦河边上的戏剧家
来源:重庆綦江网 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3-08/29/content_457171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