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化服务志愿者(长者为义务带路的邓怀能老书记)清理干净的古寨门。通讯员 顺其自然 摄
文化服务志愿者寻找寨门途中只有借助藤蔓往下梭。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摄
12月13日,《綦江日报》第四版《綦走发现》专栏分别从“咸丰庚申,建寨木梯岩”“保境安民,悲壮何家岩”“卷席为‘炮’,得胜蔡家岩”“再度兵燹,幸有青龙山”等角度介绍了永新镇八景村的四道古寨门。本期与大家探讨另一道古寨门。
艰难前进,只为找到“他”
今年11月25日,“搬螃蟹”“天也知迷”“顺其自然”“流星”“碧云天”“微风轻轻”等綦走发现文化服务志愿团的志愿者们第二次追访永新小学84岁退休教师刘德强。他说,羊马坪的东面山崖,还建有风门垭古寨门,迄今保存完好。
11月29日,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又踏上了寻访之路。八景村原党支部书记,73岁的邓怀能听说了我们的来意,午饭都没吃,拿起割草刀就带领大家上路。站在风门垭口眺望,山脚的清溪河尽收眼底,曲折回还的河道貌似太极神图,上下游均在此聚合,形成河水向内朝羊马坪脚下“倒流”的奇观,自古以来都是堪舆师眼里的风水宝地。
垭口到半坡平台,一片绿油油的灌木、藤蔓、荆棘满山,连杂草都是齐人高。令人感到蹊跷的是,居然有亭台轩榭点缀其间。“这里曾经是打造过的八景花海景区。”邓怀能指着不远处的高压电线塔说,“寨门就在电线塔往下的半山,曾经修有专门的水泥步道通达。由于投资失败,几年前就荒废了。路难走得很哦,你们走得去不喔?”
这一路,邓怀能凭着他的记忆,在前面一边砍荆棘一边摸索着前进。有的路段,已经完全垮塌,坎上坎下,再长的腿也伸不到底。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拉着树枝或藤蔓往下梭,二三十米远的荒坡走了二三十分钟。
跟着邓怀能的脚步,大家似乎“盲目”往前走,寨门在哪里?还有好远?想都不敢想。突然间,邓怀能的一声“到了”,让大家瞬间惊喜。原来,密密麻麻的翠竹,不但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同时也挡住了我们的眼睛——寨门近在眼前!
爰得我所,平安这一方
邓怀能话一说完,一 屁 股 就坐在地上顺势休息,喘着粗气看着被刺芭笼、竹子林笼罩得黑嗡嗡的寨门,心想,“这个啷个拍照片?”哪知“顺其自然”“搬螃蟹”两位志愿者并没多想,二话不说,兴奋得立马放下背包,一个爬上寨顶,一个就在寨前,挥刀半小时,砍伐清理得干干净净,寨门得以重见天日。经估测,寨门通高约3.5米、宽约2米、进深约5米,寨墙向两端绵延,各约20米,直到与绝崖峭壁融为一体。
尤为精致的是,横批石匾是在整块条石上开凿出来的,阳刻斜凸外倾约30度的夹角状。除了美观外,还可避免石匾被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从而延缓风化。横批“爰得我所”四个大字特别醒目,高约40厘米、宽约35厘米。
石门柱上镌刻的一副古联“得险地为以依,应飞军之莫渡。”与刘德强老师背诵的完全一样。刘德强说,他家有一块土就在那半坡,公路交通不方便之前,每次跟着媳妇儿回娘家,都要往那寨门经过,所以对该寨及寨联关注得较多。听老一辈口口相传,该寨联就是当年石达开太平天国部队打过来的时候,望寨兴叹,绕道而走后,乡民人、财、物得以保全,羊马坪的读书人感怀而作,凿刻上去的。
该联单字高约25厘米、宽约20厘米。内容并不难理解,表达的是乡民对该寨地处险要,易守难攻,固若金汤,即使遇到山地作战的急先锋——诸葛亮的无当飞军,也同样奈之莫何的满满自信。
但横批“爰得我所”是什么意思呢?“搬螃蟹”认为,在文言文中,“爰”是一个疑问代词,有“何处、哪里”的意思。“爰得我所”就是“哪里才是我们的(安全)住所呢?”
“搬螃蟹”的话音刚落,“微风轻轻”立即反驳道,“这样解读横批,明显与上下联意思相悖。从上下联语意来看,老百姓已经认为,这个寨子就是一个完全可以依赖的安全场所,怎么还会发出‘哪里才安全’的呐喊呢?”
志愿者们即刻网搜。原来,该句出自《诗经》,在其《国风·魏风》中的《硕鼠》篇,有这样一段:“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兰兰”“简单就好”立即恍然惊呼,这不就是我们当年的初三语文课本里的篇章吗?在这里,“女”不读nǚ,并非是女子的意思,而是读rǔ,是“汝”的异体字,是“你”“你们”的意思。白话理解即是:“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原来,在这里,“爰”是“援”的异体写法,表达的是“援助”的意思。
文化服务志愿者们进一步了解到,《硕鼠》是《伐檀》的姊妹篇,它们是《诗经》中少有的几篇纯比体诗之一。“以彼物比此物”,表面上说的是一件事,而暗里却指另一件事。即以打比方来表意说理,通过“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观点。160多年前的綦江古人,选“爰得我所”作为寨门横批,表达的就是面对匪乱的反抗和对社会稳定、安居乐业的向往。
书法联律,各方吐己见
对于该联书法艺术水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楠琦也忍不住啧啧赞叹,从字体渊源上给予了高度评价,“写这几个字的应该是地方高手。以明、清馆阁体为基调,明显受欧字影响,方正整饰,肃穆森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綦江区书法家协会 主 席 王乾立,也由衷佩服,“虽然该联书者名不见经传,但其楷行相间、动静相融、笔力精到、厚重朴实的书写技艺,足见当时綦江先贤的书法水平,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值得我们去拓片珍藏,将来开办綦江古碑刻展时,作为典型门联代表作品。”
“不过,‘得险地为以依,应飞军之莫渡’的联律,存在一定的瑕疵。上联应是平起仄收,下联是仄起平收。该联恰好搞反了。”一位古诗词爱好者认为,“我怀疑是刻字工匠弄错了。”这让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回想起了“綦走发现”第136次活动,2019年6月9日在南桐镇沙坝村财井庄的大夫弟,看到的古代石刻门联,“全从诗礼绍家声,信有簪缨绵世泽。”当时也有古诗词爱好者认为,上下联刻反了。并且还开玩笑说,可能是主人家本身不通文墨,为人处世欠缺,得罪了撰联人或刻字工匠,被收拾了。
“对联的‘仄起平收’或‘平起仄收’只是一种沿袭的习惯,并不是对联的绝对规则。除了平仄规则和声律外,同时也要考虑联意的对仗和工整。”古汉语研究生毕业的聂瑞芳老师多方印证后,转述了另外一种看法,“就该寨联内容而言,位置是不能调换的,属于格律服从内容。且下联以仄来收尾,气势更足。像古人写格律诗,也有突破规定格律,来表现他放荡不羁的风格。还有减字词牌,也是这个道理。”
“对于历史究竟,不要总是站在现代文学的标准化测评角度去衡量,纪实才是重中之重。”“綦走发现”粉丝,郭扶镇的文史爱好者蔡春强也持这一观点,“很多诗词要表达的意境,是要高过字词本身的价值的。如果过分追求音律,拘泥于格式,会让意境黯然失色。”(未完待续)
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通讯员 张喜莲 原标题:永新八景村的古寨(二)
来源:重庆綦江网 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3-12/27/content_457886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