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12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战时期,奋战在綦江的“人民科学家”叶渚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9:5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关于中国化工冶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叶渚沛,在中国科学院1978年7月10日为其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的骨灰安放仪式上,时任 中 央 政治局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所作悼词中高度评价他为“人民科学家”,这个评价深深表达了国家和人民对叶渚沛所作贡献的崇高敬意。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叶渚沛曾在綦江三江奋战了5年。


来到綦江前的叶渚沛


叶渚沛,1902年10月出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市一个华侨家庭,祖籍福建省厦门市。其父亲叶镇锥,一直追随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不仅鼎立资助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而且在菲律宾还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海外侨胞。孙中山对叶镇锥感念至深,曾于1923年在广州单独接见他,并将其名字改为“叶独醒”,寓意为“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叶渚沛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辛亥革命思想的熏陶下度过的,他从小就勤奋好学,思维敏捷,成绩超人。1921年考入美国科罗拉多矿冶学院学习,1925年至192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获冶金化学硕士学位,继后又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获金属物理化学博士。1928年至1933年,受聘于美国联合碳化物研究所和美国 中 央 合金钢公司从事研究工作。叶渚沛从1931年开始的两年多,还先后在美国和英国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年仅30岁的叶渚沛已引起国际冶金界的注目。


1933年,叶渚沛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到德国的一些工厂和中心实验室考察。柏林工业大学的杜勒(R.Durrer)教授非常欣赏他,希望他能留在德国工作。叶渚沛谢绝了,并于1933年末回到多灾多难的祖国。


叶渚沛回国后,先在南京国民 政 府 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更名为资源委员会)任化学专门委员。他首先考察中国的矿产资源情况,建议在南京建立一个冶金研究室,进行铁合金、铝金属、氮肥等专题研究。研究室建立后,任命叶渚沛为冶金研究室主任。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太原相继沦陷,南京危在旦夕,10月国民 政 府 决定迁都四川重庆,资源委员会安排下属的冶金研究室也随国民 政 府 迁到武汉。


“国难当头”,叶渚沛没有立即从南京退缩,他一直忙于指挥安装冶炼精铜的设备,准备把实验室研究的精铜生产方法用于实践。他动情地说:“我们研究生产的铜是用来制造炮弹的,已经快要成功,不能功亏一篑,忙着逃跑。”直到日军逼近南京,外面传来隆隆的枪炮声,叶渚沛才让部分员工先乘火车撤到武汉。而自己仍在原地继续指挥试验生产,直到11月,才携留下来的人员从南京乘坐临时调来的多辆军用卡车迁往长沙。湖南大学的师生已经撤走,冶金研究室就搬进岳麓山脚的湖南大学。湖南省主席张治中还专程看望叶渚沛。


1938年2月,经叶渚沛主动联系,资源委员会将长沙的一个炼铜厂(该厂技术不过关,炼出的铜锭不能用于军工生产)交给冶金研究室,由叶渚沛负责解决技术难题。冶金研究室科研人员冒着被日本军机轰炸危险,又从湖南大学搬进长沙城内的炼铜厂,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攻坚克难,自己制造设备生产电解精铜。


同年3月,考虑到战事危急,资源委员会下令叶渚沛赴大后方的重庆选址新建炼铜厂,于是他就奔波于长沙和重庆之间,既要指挥长沙炼铜厂试验生产,又要忙于在重庆选址建厂。


当年7月,长沙炼铜厂试产成功,生产出电解精铜20余吨,含铜99.9%,质量优良,完全可用于军工厂子弹、炮弹的生产,有力支撑了国家抗战的战略需求。可是炼铜厂生产不足一个月,日本飞机又逼近长沙,空袭频繁。8月,资源委员会又安排叶渚沛与冶金研究室人员带上能撤走的实验资料和重要设备,乘船到达宜昌后再换乘小型拖轮沿长江而上,一路历尽艰辛,到达重庆,和此前叶渚沛在重庆化龙桥正在修建的炼铜厂会合。


当时日军已侵占了我国华北、华东大片国土,随着广州沦陷,沿海城市落入日寇手中,炼铜厂的建设十分艰难。危难之际,叶渚沛始终坚持亲自带领从外地来到重庆的不少知识分子和附近的工人群众,不计报酬,忘我工作,修建厂房,安装设备。


1939年4月1日,炼铜厂建成投产。为便于统一领导,资源委员会将冶金研究室与炼铜厂合并,命名为重庆炼铜厂,由叶渚沛任厂长。当时全厂有职员34人,工人168人,日产电解铜3吨,含铜量达99.93%。叶渚沛曾说:“前南京冶金研究室人员在长沙创办炼铜厂所获得之经验,实大有助于本厂设计。”


但因受原料、电力不足,日本飞机轰炸等影响,重庆炼铜厂每月实际只能生产电解铜50吨左右。当时,国内原有炼铁炼锌工业技术落后,也难以供给军工生产。


随厂到来綦江


自1939年冬开始,国民 政 府 资源委员会又安排叶渚沛经过认真考察,决定在原綦江县三溪场(1942年更名为三江镇)附近的綦江河岸筹建纯铁冶炼厂、炼锌厂及生产所用供电厂。无论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煤炭资源等方面考虑,三江确实是战时建厂的好地方。那段时间,叶渚沛工作艰辛,既要负责重庆炼铜厂的工作,又要组织安排三江多处厂房的修建。


当时三江场只有二十来户人家。购买土地后,厂房施工紧张进行,叶渚沛住在简陋的草房里,晚上就用菜油灯照明,设计图纸,查阅资料。没有自来水,生产生活用水全靠工人在河里挑。首先建起砖瓦厂,烧砖烧瓦建厂房。叶渚沛把从长沙带到重庆的两台10千瓦的直流发电机运到三江,用汽车头的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当时工地只有烧木炭的汽车发动机,厂里就请两名工人,天天发火烧木炭,让汽车发动机带动直流发电机发电。后来才购置了柴油发电机。


自1938年开始的五年间,日本军机已先后对重庆轰炸203次,出动军机9166驾次,炸毁房屋17452栋,造成伤亡2.5万余人。1940年6月25日,日本军机炸中重庆炼铜厂,6名工人被炸死,10多人被炸伤,工厂受到重大损失。1940年7月5日,日本军机分两批对綦江城区进行空袭,死者约110余人,伤者210余人,炸毁房屋600余间,无家可归者1200余人。7月16日,綦江附近的三江也受到日机轰炸,幸好正在修建的厂房未被炸中。1941年5月,重庆炼铜厂一条运送有9吨货物的木船,在重庆菜园坝被日本飞机炸沉,又有两人被炸死,两人被炸伤。


1941年7月,资源委员会将已建成的重庆炼铜厂和綦江三江未建成的炼铁厂、炼锌厂合并,命名为资源委员会电化冶炼厂,由叶渚沛担任总经理,电化冶炼厂设总厂于綦江县三江镇,设分厂于重庆化龙桥。


叶渚沛日夜操劳,经常穿梭于重庆与綦江之间,多次受到敌机空袭。有一次他正指挥从重庆运送一台从国外进口的大型发电机到三江安装,刚运出重庆不远,便遭日机跟踪袭击,他当机立断,将发电机沉入长江,日后再去打捞运回。在叶渚沛的精心组织指挥下,多处厂房的建设快速进行。


1943年4月,资源委员会又批准三江电化冶炼厂下设四个分厂,均配厂长,叶渚沛还兼任进行电炉炼钢的第三分厂厂长。电化冶炼厂除冶炼铜铁锌外,还在三江添设高周率电炉及平炉炼钢厂。


据当年8月的统计资料记载:三江时有职工144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0人,管理职员211人。全厂设有总务、工务、业务、会计等四个管理处室,先后还设物资转运站于畹町、昆明、贵阳、涪陵等地。


1944年5月,重庆炼铜厂迁到三江,与总厂修建的炼铜厂合并。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三江电化冶炼厂年平均生产精铜500吨,是当时全国唯一的电解铜生产厂家。进行纯铁炉的设计、施工、安装,终于在三江建成了当时东南亚的第一座纯铁炉,产出合格产品,创造了世界奇迹。电化冶炼厂的成功创建,为抗击日军做出了重大贡献。


那些年,叶渚沛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把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完全寄托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他的工作环境中,已有不少中共党员,如他多年的秘书毕季龙就是一名中共党员。叶渚沛在国民 政 府 身处要职,但对国民党对日军奉行的“不抵抗”政策失望透顶。在三江电化冶炼厂工作时,他发现秘书室有一位职员与国民党特务机关有联系,马上就被他开除出厂。当时厂里已有不少国民党员、三青团成员,但电化冶炼厂从未建立过国民党、三青团的组织,更没有相应挂牌的组织机构。他严于律己,生活清贫,当时从美国购进的货车多达几十台,他从不买自用小车,他对国民党的贪腐等诸多行为非常厌恶。


国民党对叶渚沛的“越轨”行为有所察觉,因此叶渚沛受到特务盯梢。在处境危险的情况下,中共地下党也通过关系,劝他尽快设法离开险境。1944年,叶渚沛想办法找到一个出国考察工作的机会,成功摆脱了国民 政 府 的监视。叶渚沛离开了重庆,离开了綦江,但这只“烽火中的凤凰,风暴中的雄鹰”却给世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三江电化冶炼厂停止生产。1949年12月7日,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军代表接管三江电化冶炼厂(后来更名为重庆冶炼厂)。


追求进步的“人民科学家”


1920年代,叶渚沛在美国留学时,就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在自传中写到,“直到1924年我才发现马克思,那时起才认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同时还结识了很多左翼进步人士,如埃德加·斯诺、路易·艾黎等,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支持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938年3月的一天晚上,叶渚沛正在武汉的暂住地伏案工作,当年的老朋友、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陪同加拿大诺尔曼·白求恩前来登门拜访。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外科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经香港前往延安途中,他的医疗器械因战乱丢失殆尽,陷入困境。了解来意后,叶渚沛慷慨解囊,将自己全部积蓄拿出来,并向钱昌照等人募捐,为白求恩大夫置办了行装和医疗器械,送他登上了去延安的旅途。


1938年初,已出任中共 中 央 代表并兼任 国民  党 政 府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住在 国 民 党 政 府 所在地武汉,进行党的工作。直到武汉即将沦陷,周恩来才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人员经湖南于12月下旬又来到当时的 国 民 政 府 所在地重庆。


1939年1月16日,中共 中 央 南方局正式成立,周恩来任书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和 中 央 南方局机关位于城区机房街70号。由于房屋不够使用,日机空袭也不安全,周恩来指示在城区近郊另觅新址。随后在化龙桥附近征得原红岩嘴“大有农场”主人饶国模(同共产党关系密切)女士同意后,将农场一幢三层楼房重建为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办公楼,门牌号为红岩嘴13号。


当年, 中 央 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新建的办公楼在重庆化龙桥,叶渚沛正在筹建的炼铜厂也在重庆化龙桥,周恩来同叶渚沛的接触也由此开始,叶渚沛成为 中 央 南方局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对象。


1941年1月4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重庆 国 民 政 府 一面对实情进行新闻封锁,另一面歪曲事实中伤中国共产党。当时中国共产党与外国使馆没有联系,周恩来在口诛笔伐的同时,又委托章汉夫去找叶渚沛,叶渚沛当时已任资源委员会冶金部主任,受共产党委托,为周恩来与英国使馆代办安排了一次秘密会晤,使我党通过外交途径向西方国家说明了“皖南事变”的真相。几天后,英国媒体播发了这次会晤的内容,全球为之哗然。此后,叶渚沛还通过自己的海外关系,在香港替新四军购买了一批作战物资。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叶渚沛受聘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科学组副组长。任期满后,又旅居法国和意大利,在威尼斯与研究欧洲文学艺术的美国玛茜女士相遇,结为夫妇,婚后玛茜中文名为叶文茜。1948年叶渚沛到美国,又受聘于联合国经济事务部担任经济事务官。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身居异国的叶渚沛欣喜万分,他激动地说:“我们这些长期漂泊海外的游子,从此有了自己的国家。为祖国争誉,振兴中华的抱负可以实现了。”叶渚沛不顾上司的一再挽留,毅然辞去联合国的职务,携妻子和子女返抵香港。


1950年初,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心下,叶渚沛与其家眷回到广州。不久,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这位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总理语重心长地说:“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希望你在新中国充分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此后,叶渚沛被政务院任命为重工业部顾问。其后,吴玉章又把叶渚沛推荐给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1953年叶渚沛到中国科学院担任学术秘书。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当年经 中 央 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建立化工冶金研究所,由叶渚沛负责筹建。1958年,化工冶金研究所成立,叶渚沛任所长。1954年至1957年,叶渚沛当选为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64年,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常务委员会委员。


1971年11月,叶渚沛因病去世。他一直站在中国化工冶金领域的最前沿,为我国化工冶金学科的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


文/李思伟

原标题:抗战时期 奋战在綦江的“人民科学家”叶渚沛



来源:重庆綦江网

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4-05/28/content_4586840.htm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4-5-28 09:55: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此帖仅作者可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4-6-27 03:12 , Processed in 0.0959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动漫卡通照制作|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