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05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闹热!綦江石壕彝族苗族同胞庆祝新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5-2-4 09:38: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南岸区 重庆南岸区


    ▲大家围着篝火跳起了彝族“达体舞”。受访者供图

    篝火“噼 噼 啪 啪”地腾起三米高的火焰,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人们的笑脸,大家手拉着手,伴着欢乐的彝族歌曲跳起了“达体舞”——2月2日,綦江区石壕镇香山社区广场,该区第四届彝族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热闹非凡。

    “这几年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家也一年比一年跳得热闹!”2月2日,綦江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杨会先高兴地告诉记者。

    隆冬时节,正是海拔1400米的香山社区寒意最深之时。傍晚,随着《欢乐彝族年》乐曲声响起,越来越多的人涌向社区广场。

    綦江有9000余名少数民族同胞,其中人数较多的彝族、苗族同胞主要分布在南部与贵州毗邻的石壕、打通等镇。

    “彝族的新年通常在农历十月到冬月中的几天,但我们既过彝族新年,也过汉族的新年。”53岁的石壕镇响水村村民张兴海告诉记者,新年不仅意味着辞旧迎新,也意味着团圆。农历春节前后,不少在外地打工的同胞回到老家团聚,因此春节也成为彝族同胞盼望的节日。

    舞台上,彝族女孩陈雨唱起彝语歌,陈小翠、张欢跳起彝族《月琴舞》。歌声在风中飞扬,她们头帕上、胸前佩戴的银饰也随着摆动“沙沙”作响;身上的披毡上下翻飞,显得又美又飒。

    “孜玛格尼(吉祥如意)!”舞台下,51岁的陈云玉带着7岁的外孙女来参加联欢晚会,小姑娘大方地用彝族话向大家打招呼。陈云玉告诉记者,她平时也会教外孙女说一些彝族话,介绍一些彝族传统习俗,让她了解自己的民族,让彝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石壕镇石泉村村民杨文英是苗族人,近年来,綦江区石壕镇石泉村借高海拔的优势发展避暑经济,每到夏天游客上山的时节,苗族村民杨文英和邻居们都会打起苗族的“竹竿舞”,在欢乐的鼓点声和清脆的竹竿碰撞声中,身着苗族传统服饰的她双脚在滑动的竹竿中灵巧地跃动,吸引了大量游客,也拉动了村里的餐饮和住宿业发展。

    “唱山歌、竹竿舞,有这些活动,我们比别的村吸引了更多避暑游客。”杨文英告诉记者。

    杨会先介绍,綦江彝族的“火把节”和苗族的“踩山节”,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回家开起了餐馆、民宿,打起了民族特色牌。

    陈安琪就是返乡创业的当地彝族青年之一。他在离广场不远的地方开了烤鱼店,去年夏天生意特别好。这段时间,返乡的乡亲和赏雪的游客又形成一波人流高峰,他忙得有时要凌晨才能结束营业。

    “以前我们这里是高寒山区,没有什么产业。”36岁的陈安琪告诉记者,以前要想摆脱贫困,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他也曾在重庆等地打零工。近些年,香山社区及周边高海拔村发展起高山玉米种植和山羊养殖,带动不少人致富;利用高海拔的优势,有村民将家里的空闲房屋用来接待避暑游客,不少年纪大的乡亲实现就地就业。见着社区的发展一天比一天好,陈安琪在外学习了烤鱼手艺后,回家开起了餐馆。现在,他既能照顾家里,挣的钱也不比在外务工时差。

    “哟——嗬——”节目结束,大家欢呼着,手拉手准备围着篝火跳“跺地而舞”的达体舞。

    望着热闹的人群,望着熊熊的篝火,陈安琪在祝福记者“孜玛格尼”的同时,自豪地说:“现在,我们的日子比这篝火还旺!”

    原标题:“我们的日子比这篝火还旺” 綦江石壕彝族苗族同胞庆祝新年

    来源:重庆日报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5-2-4 09:38: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3楼)板凳

    1

    发表于 2025-2-4 15:47:49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少耍点火。流料
    (4楼)地板

    发表于 2025-2-5 03:22:17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5楼

    发表于 2025-2-5 10:38: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烤火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4-5 12:23 , Processed in 0.11212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