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江芦笙响起来!老匠人带小徒弟,苗族绝活代代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近日,由区委统战部、区文化旅游委主办,区民族促进会承办的綦江苗族传统文化培训第三期(芦笙吹奏班)通过考核验收,12名学员顺利结业。


▲杨廷明师傅正在指导学员芦笙吹奏。摄影:马弘

此次培训,为期一年,由赶水镇梅子村文家沟熊下银传统芦笙吹奏培训基地、打通镇天星村杨廷明传统芦笙吹奏培训基地和安稳镇上坝村熊启兵传统芦笙吹奏培训基地具体执行。培训学员来自本土苗族同胞,最大的50岁,最小的7岁。培训开设了基础课程、实践课程、拓展课程,学员们掌握了芦笙吹奏技巧,能够吹奏和编舞两首以上苗族传统芦笙曲牌,对苗族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形成了芦笙吹奏演出的基础素养和能力。


▲80多岁的熊下银师傅为学员做芦笙演奏示范。摄影:马弘

验收发现,杨廷明培训基地招收学员最多,学员更年轻活跃。熊下银师傅虽已年过八十,依旧精神抖擞,耐心授徒。熊启兵传教两名学徒,能够继承了传统苗族芦笙演奏风格。此次培训,对于传承和弘扬綦江苗族芦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熊启兵师傅正在指导学员芦笙学习。摄影:马弘

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罗耿介绍,苗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区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于展示綦江多彩文化生态、推动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区文化旅游委高位推动民族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工作,在支持苗族非遗挖掘申报,开展伏羊节、踩山节等民族文化活动等基础上,专门设立了“苗族传统文化专题培训”项目。实施三年来,先后开办了苗语、苗绣、芦笙吹奏培训班三期,共有苗族青少年儿童42人次结业,为传承苗族优秀传统文化输送了新鲜血液,壮大了人才队伍。

原标题:芦笙专题培训收官,12名苗族学员结业

来源:綦江文旅体


(2楼)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4: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4-4 09:17 , Processed in 0.11284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