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友们注意!这些诈骗套路专盯你的钱包!别被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低价票”“退改签”“ETC停用”
一旦收到相关短信千万要警惕
切莫放松防骗识骗意识这份电诈案例及提示信息快掌握
提升自身防骗能力↓↓

虚假票务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低价票务信息,吸引受害者注意,并编造有“内部购票渠道”的谎言,让受害者转账购票,收到购票款后消失。

典型案例:林女士计划回家祭祖,在某社交平台看到有人低价售卖高铁票。林女士与对方联系,对方称自己有“内部渠道”,能拿到低价票。林女士信以为真,向对方提供的陌生银行账户转账300元购票。付款后,林女士再联系对方时,发现自己被拉黑,这才意识到被骗。

正规购票:通过12306等正规平台购买车票。
谨慎付款:不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


机票退改签诈骗

诈骗分子假冒航空公司客服,发送退改签通知,引导受害者+等即时聊天工具,私下通联,并通过诈骗链接让受害者填写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非法获取受害者信息后,盗刷银行卡。

典型案例:孙先生购买机票计划返乡,随后收到一条短信称其预订航班因机械故障取消,可按信息内提供的方式联系客服办理退改签并补偿300元。孙先生联系所谓客服后,按对方要求+好友。“客服”发送诈骗链接让孙先生填写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用于退款,孙先生操作后,卡内2800元被盗转,再联系时已被拉黑。

核实真伪:及时拨打所属航空公司官方电话进行确认。
警惕链接:不要点击任何非官方渠道链接。
谨慎提供:涉及个人信息及财产信息。


演唱会门票及演出相关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有特殊渠道的票务人员,先收取定金,再设置新借口,不断要求受害者转账。

典型案例:李先生计划观看一场知名歌手演唱会,通过网络寻找低价门票。一自称有内部渠道“票务人员”,称可提供低价票源。对方让李先生先付定金100元,称收到定金后再出票。李先生付款后,对方又以系统升级、需再付手续费等为由,诱骗他陆续转账500元后消失。

选正规渠道:通过官方票务平台购票。
不轻易转账:避免向不明个人或平台付款。
谨慎对待:对于异常要求保持警惕,多核实、再付款。


ETC及交通违法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假期出行高峰特点,冒充ETC公司发送“ETC停用”“违法提醒”短信,诱导事主点击钓鱼网站或拨打电话,以窃取个人信息。

典型案例:车主李先生收到短信称其ETC卡异常,需点击链接处理。李先生未加甄别点击链接,随后按要求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及密码等信息,不久银行卡被盗刷数千元。

ETC状态通过官方App或客服电话查询,不点击短信链接;
交通违法信息通过交管12123App核实,不泄露验证码。



冒充熟人紧急求助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事主手机号、网络信息后,伪装成熟人以遇到突发疾病、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诱导转账给予帮助,并利用事主对熟人的信任和同情心,催促其快速转账。

典型案例:李先生收到一条陌生短信,对方自称是其老友王某。“王某”以身处外地,因突发疾病急需医药费为由,让李先生速转5000元到指定账户,并表示之后归还。“老友”开口,李先生未多想便转账。事后李先生联系王某,才知被骗。

收到此类信息,务必通过多种方式核实对方身份,使用其他方式与熟人联系确认。涉及钱财转账,要保持警惕,多核实再行动。


代祭扫服务诈骗

诈骗分子打着专业祭扫旗号,宣称有优质服务,承诺可直播观看祭扫等诱骗事主,收到钱款后便将事主拉黑。

典型案例:张女士清明节前收到一条信息,称可提供专业代祭扫服务。对方自称经验丰富,能提供鲜花、祭品并现场直播祭扫过程。张女士因无法亲自前往,便与对方联系,通过微信转账支付了500元服务费。约定祭扫当天,张女士联系对方时,却发现微信已被拉黑。

选择正规平台:代祭扫应选正规机构或有信誉的商家
核实服务细节:提前了解具体安排,避免盲目付款。


冒充抖音客服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抖音客服,以违规为由恐吓用户,并发送假链接,诱导用户点击进入钓鱼网站,以窃取事主账号、密码及验证码。

典型案例:陈女士接到自称抖音客服的电话,称其抖音账号涉及违规操作,需尽快处理,否则将限制使用并罚款。客服让陈女士点击链接,登录“抖音官方安全中心”(实则为诈骗链接)。陈女士登录后,按提示输入账号、密码及验证码。随后,她发现自己抖音账号被盗,还损失了银行卡内的2000元,原来是骗子利用她提供的信息转走了钱,而假客服再也无法联系。

核实身份:通过抖音官方渠道核实客服真伪。
不点链接:不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
保护信息:切勿轻易透露账号、密码及验证码。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要牢记

防诈“三不一多”原则
陌生来电不轻信、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保护“两卡”安全
不出租、出售、出借银行卡、电话卡,避免成为诈骗帮凶。


来源:重庆辟谣、央视一套、重庆广电-第1眼TV


(2楼)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3: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4-8 17:11 , Processed in 0.12397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