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电柜周边无可燃物,确保安全距离,顶棚避雨、消防设施齐全,整改后更加安全了!”近日,重庆天气迅速升温,綦江区检察院在对城区电动车换电柜安全整改开展“回头看”,“益心为公”志愿者向检察官反馈道。这一系列的变化源于该院办理的一起安全生产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2024年7月,綦江区检察院接到志愿者的反映,称某学校周边的换电柜存在未设置警示标志、缺乏消防设施等问题,在高温天气下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经过研判,该院立即启动公益诉讼调查程序,并组建办案组,对城区的换电柜展开拉网式排查。
办案组通过向寄递、外卖从业人员发放150份调查问卷,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召开3次座谈会,绘制全区日均使用量超1000人次的18处换电柜分布图,现场勘验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调查方式,发现有9处换电柜存在选址不当、防火隔离缺失、警示标志不规范等3类安全隐患,并且这些换电柜大多位于居民区、商圈等人口集中区域。
“既要保障新业态发展活力,更要守住安全底线。”承办检察官饶光兰介绍,办案组借助相关技术支撑,明确换电柜因锂电池热失控可能引发的火灾风险。2024年7月22日,该院正式立案。
2024年7月25日,綦江区检察院就换电柜存在安全隐患,行业主管部门不明,存在监管漏洞等问题,依法向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队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建议应急局完善行业监管体系,明确主管部门;建议消防支队履行消防职责,开展专项整治。两部门迅速成立联合整治专班,对9处问题点位逐一核查。
整改过程中,检察机关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督促行政机关按照“一柜一策”标准增设5个消防器材、3个保护设施,施划9处警示网格线,更新9个警示标志;联合向4家经营企业送达《安全生产倡议书》,引导企业建立日常检修制度。针对行业特性,推动建立“三色分级”动态监管模式,对全区的换电柜按风险等级实行红黄绿分类管理。
为确保整改质效,2024年10月17日,该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实地验收。整改后的换电柜不仅加装了12个监控摄像头,还推动8处站点升级为智能高阻燃柜体。綦江区人大代表、天桥社区干部李飞飞评价:“通过个案办理+行业治理,实现了安全与便利的有机统一。”
案件办结后,綦江区检察院积极推动构建长效治理机制,2025年1月推动印发《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 府办公室关于明确电动车充换电和区属重点国有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职责的通知》,明确监管责任和问题处置流程,形成长效化监管模式;同时搭建“行业自律+多方参与”监督平台,联合经营企业、外卖寄递平台、社区组建“随手拍”监督团队,形成常态化治理格局。
该院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龙迎涛表示,通过“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递进式监督,既消除现实隐患,又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为破解新业态监管难题提供了检察方案。
原标题:【公益诉讼】綦江:破解换电柜安全隐患,推动“三色分级”长效监管
来源:重庆检察五分院、綦江检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