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友们有没有一到秋天就心情不好?警惕“悲秋综合征”!
秋天一到你会感觉心情不好吗?
近日,不少网友称“容易烦躁”“情绪很不稳定”讨论引发关注↓↓↓
医生提醒: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高发时段
立秋以来北京某医院精神科就诊人数明显增多较之前增加了20%左右
医生提醒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高发时段公众要注意识别不良情绪警惕“悲秋综合征”发生
“这段时间我睡眠特别差,白天没精神,心情也不好。”近日,三十多岁的王女士顶着黑眼圈,来到精神科诊室寻求帮助。王女士从事财务工作,临近年底汇总任务重,最近她总是入睡困难、清晨早醒,睡眠质量也变得很差。
除了睡眠问题,王女士发现自己的情绪日渐消沉,尤其是一到天色阴沉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流泪,“感觉生活无趣、工作无意义,一切都没啥意思。”经医生诊断,王女士已出现轻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过去,深秋是精神科最繁忙的时段,近两年峰期有所提前,立秋后接诊人数就开始增加了。”北京一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说,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高发季节,此时由情绪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健康状况也有“悲秋综合征”的说法。究其诱因,包括:秋冬交替,万物凋零,气温变化比较大,人们容易产生伤感情绪;临近年底,许多人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医生提醒,在“情绪病”的高发时段,公众要注意提高对抑郁等不良情绪的识别能力,“光照与褪黑素等激素分泌息息相关,入秋后光照减少,也会导致人体激素分泌、睡眠节律出现变化。”
在抑郁症或抑郁情绪早期,最明显的特点是失眠或嗜睡。睡眠问题能侧面反映出情绪的波动,同时也会导致出现精神消沉、思维迟钝、倦怠乏力等身体症状。此外,频繁出现烦躁情绪,“看什么都不顺眼、不顺心,喜欢挑毛病”,也可能是“情绪病”的前奏。
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专家指出,季节性情绪失调和变化,和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关系密切。人脑内分泌的褪黑激素不仅会令人入睡,还可使人意志消沉、思维迟钝,而强光能够抑制或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所以可帮助摆脱沮丧的情绪。
专家建议要多晒太阳,早上起床到户外去晒太阳、吸收阳光,是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的好方法。
如何照顾好情绪?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照顾好我们的情绪呢?医生建议: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多出去走走。既能接受光照、调节激素分泌,又能欣赏美景、转移情志。适量增加运动量也能平静情绪、缓解压力。
适当放松
面对较大的生活、工作压力时,可以为自己列下清单,将待办事项分轻重缓急排序处理,状态实在不好时,要允许自己停下来,以免把“弦”绷断了。
学会倾诉
要学会“借力”,向亲人、朋友倾诉寻求帮助,必要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晒太阳扩胸
最简单的办法是每天至少20分钟晒着太阳扩胸。从中医角度上说,晒太阳和扩胸都是振奋胸阳的方法,阳气的振奋是驱走心中阴霾的最好办法。
充足睡眠应对换季时节可能产生的情绪波动,要保证良好的身体状况。进入秋季,昼夜时长发生变化,在起居方面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应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不熬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每天争取在23时之前入睡,中午可适当午睡半个小时。
合理营养
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养成吃早餐的习惯,尽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等,补充蛋白质、钙和维生素,以增强人体的耐力与意志力。经常不吃早餐的人,不仅精力不足而且意志力也较薄弱。要注重养心和养肝,多喝具有清肝解郁作用的玫瑰花或菊花茶、莲子茶。多吃应季的食物,如莲藕、莲子、甘草、红枣、龙眼等,这些食物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缓解焦虑、抑郁很有帮助。核桃、鱼类等食物含有较多磷质,也会帮人们消减抑郁情绪。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适当吃一些甜食,提升人体内的血糖水平,也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状态,愉悦心情。
此外,已经确诊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秋冬季节尤其不要擅自调药、停药,要遵医嘱治疗。
网友评论
不少网友对此表示“在网络确诊悲秋综合征”“还以为就我这样”
还有网友表示“那都不是事”他们到了秋天反而更高兴
#今日话题#你最近有“悲秋综合征”的表现吗?
是怎么调解的呢?来留言区聊聊吧~
原标题:一到秋天就心情不好?医生:警惕“悲秋综合征”
来源:云南共青团综合整理自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羊城晚报
綦江找工作、招人才,綦江在线招聘网>綦江找新房、二手房、租房、门面商铺>綦江交易、二手车、闲置品、本地商家>綦江相亲,綦江本地真实靠谱相亲平台> 呵呵 没有烦躁就是容易犯困https://app.qj023.com/public/emotion/face_wulian.png 成年人的世界都没有容易二字,要学会自我调节减压,不然到最后也可能像那个,开好车,绑自己的脚,跳河人的惨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