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谷主 发表于 2023-12-6 12:00:13

80后农村人回忆经济飞速的变化

对于出生于农村的80后来说,对老家的怀念不如说是对童年的怀念。00后大多出生于城市,不再会有老家情节。此文仅代表本人出生地附近,各地条件不同发展的先后,不能一概而论。

80年出生,大概在85年样子,永新到中峰公路修建,还没上小学,已经能记事了,跟大人在灵应岩坐船过河去修路,躲炮时钻到岩腔下面,石头能飞到河中间。那时赶场还是中峰老街,河坝还没几家人,就有个粮站,现在的中峰菜市场处的老房子好像叫老挖洞,镇ZF脚下是油站,凭票打煤油,还没通电。永新的车站还在老木桥那边,那时是汽包车。农村房子大多是木房子和少部分土墙,新建房子都是土墙。有钱人家里有个像录音机一样大的收音机,用电池,很洋气。
87年上小学一年级,还没有电,做作业还是煤油灯,生产队开始修建第一栋石砖墙房子,好像也是本地最早的石砖房。村小学每班人都得几十个,星期六还有上半天,每天农忙时有专门的农忙假,大概在插秧季节。家人为了买3块钱的字典,还是借的钱,走路到中峰,中峰没得又继续走路到永新去买再走回来,早上出门,半夜回家,中间没吃饭,这事记忆深刻。永新到綦江有华子(机动船)
大概88年开始抬电杆拉电,最早的电线是铝芯套层胶皮外面还有层套线那种。客车好像不是汽包车了,背上有货架能放东西了,永新车站搬到现永新粮站一侧,记得经典的当地言子:代麻子的口腔--少绕。代麻子就是戴红袖章负责客车排队上车维护秩序的,谁乱插队要被纠出来。永新马桑岗在钻石油。有电了就结束照煤油灯的时代。农村结婚还兴抬红柜子。农闲娱乐以象棋百分长牌牌九为主,还没得麻将。
大概***生产队有了第一台电视机,放的是射雕,还是霍元甲三部曲,康德第一保镖传奇。同时个别家里有录音机取代了以前的大块头收音机。
90年生产队电视有了三台,石砖墙房子有了两栋,平时还有文化下乡和办酒放露天电影的,还看过一次玩狮子。永新中学边的新车站投入使用,是全县第一个开放型正规车站。罗家好像开始在钻石油了。开始有少量外出打工。
92电视开始增加,自己弯子也有了,不用跑另一弯子了。放经典的戏说乾隆。镇上开始有彩电,赶场放录像,农村办酒从放露天电影转变为放录像。本地农村开始有麻将,但还是新鲜玩意少得很。
93年电视电风扇大概四分之一家庭有了,开始放经典的新白娘子传奇。
93年凤凰山有组织分片区的烧山,山下农村人都去打柴隔兜。查资料这年县城正式开通出租车(查资料79年綦江才正式淘汰牲畜车)。小学六年级要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没得下着大雨被数学老师直接赶出学校马上去中峰街上买,到街上找了个认得的挨连生产队补鞋的的借钱买到了才能回来,也是记忆深刻。
94年生产队有了第一台彩电。镇上开始有锅盖可以看好多台。
大概95年开始修建中峰到太平埂(清溪沟)的土公路。农村彩电增多,电视电扇大多数都有了。
大概96年罗家到中峰的公路开始修建,好像同年开始规模种梨树,号称万亩梨园基地。上高中,第一次进县城,车站还是北街河边(上小学前去重庆、万盛都是坐的火车,走过几次,记不怎么得了)。镇上做生意的家里开始有坐机电话,外出打工基本一个弯子有那么一两个,还不具普遍性,但是已经逐渐开始转变观念。
98年参军过彩虹桥,到部队后一周看新闻垮了。
2000年退伍,新虹桥剪彩。车站在河东,城建界到日本厂了。大部份壮劳力开始大规模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从偶尔个别开始增多。
可以说80年之前的农村都是原始的传统农耕生活,吃不饱饭没衣服穿是非常正常的,听老爸说,生产队有个和他同岁数的10岁前没穿过鞋,连土布鞋都没穿过。
80年到2000年是农村无论是观念还是物质生活开始变化的20年,其中80到90是摆脱吃不饱饭、通电等基本民生,90年到2000年是开始挂挡前进多少有点余粮。
2000年后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真正农村大规模进城买房是10年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看自己孩子,天天看着,没觉得长多少,过几年不见,突然一看,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娃都和自己一般高了。家乡发展一样,天天在本地生活,感觉不到。过个十年一个坎,转头一看,真的太快了。连重庆主城90几年都还有很多木屋瓦房,黄泥榜南坪周边还很多农田。
天天都有骂家乡发展,骂d*的不作为,其实认真看过人民的名   义和县   委   大院电视的,大部分人让你去d*当半天都当不了。家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sanyue 发表于 2023-12-6 12:01:10

綦江找工作、招人才,綦江在线招聘网>綦江找新房、二手房、租房、门面商铺>綦江交易、二手车、闲置品、本地商家>綦江相亲,綦江本地真实靠谱相亲平台>

回龙谷主 发表于 2023-12-6 12:02:53


https://img.qj023.com/pic/20231206/1701835371549971_512.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TkxMTA2L29zc18xNTczMDIwNTQ4Mzc4XzVfNTcwXzIyLnBuZw==,t_50,g_se,x_20,y_20

回龙谷主 发表于 2023-12-6 12:30:05

村小学荒废,山区的大石板路荒凉无人走,土地闲置基本都是在2000年后出现的

核桃湾生产队 发表于 2023-12-6 12:48:25

綦江目前石豪,藻渡,安稳,羊叉,打通,大罗等区域还有部分村小。 其它乡镇很多都撤销了。

n388674201 发表于 2023-12-6 13:01:52

经济发展快是因为有三驾马车——外贸、投资、消费。投资和消费增长都依赖于外贸带来的订单和贸易顺差,最终快速发展动力还是外贸。

外贸激增始于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大量工厂受影响订单无法完成转移到大陆地区。恰逢911,中美关系转好,加速了世界工厂成型。

在经济脱钩的今天,外贸订单和贸易顺差下降同样会严重影响投资、消费。现在大家都能感受得到。{:10_1456:}

n388674201 发表于 2023-12-6 13:05:07

大家实现猪肉自由也只是2000年之后的二十年左右吧{:10_1432:}

aoj 发表于 2023-12-6 13:07:04

……

回龙谷主 发表于 2023-12-6 13:10:04

n388674201 发表于 2023-12-06 13:05
大家实现猪肉自由也只是2000年之后的二十年左右吧

差不多,以前吃肉都是过节或家里来客人才有嘎嘎吃https://app.qj023.com/public/emotion/face_wulian.png

核桃湾生产队 发表于 2023-12-6 13:21:42

n388674201 发表于 2023-12-06 13:05
大家实现猪肉自由也只是2000年之后的二十年左右吧

以前我家里是属于工人阶级,屋头平常不方便好买肉的时候就去小卖部买午餐肉罐头吃,合川出的铁皮圆筒那种,卖五块钱一个,还有那种送礼用的玻璃水果罐头,上海铁皮盒盒装的饼干。安逸惨了https://app.qj023.com/public/emotion/face_043.png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80后农村人回忆经济飞速的变化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