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綦江东溪古镇迎来蝶变!千年古镇能否“活”成綦江人的骄傲(深度长文)
綦江qj023
2025年03月02日 20:38 重庆
——綦江人,你准备好见证家乡的华丽转身了吗?东溪古镇如何唤醒?千年古镇能否“活”成綦江人的骄傲?
在2025年2月28日首届綦商大会上,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龙门浩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裁王健红公开宣布,将深度参与綦江东溪古镇的文旅开发,目标是打造“巴渝文旅融合示范标杆”!
https://img.qj023.com/pic/20250303/1740948912810256_163.jp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TkxMTA2L29zc18xNTczMDIwNTQ4Mzc4XzVfNTcwXzIyLnBuZw==,t_50,g_se,x_20,y_20
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綦江文旅产业迈入新阶段,更让无数綦江人感慨——那个藏在川黔褶皱里的GJ级“历史文化名镇”东溪,终于要“出圈”了!
(一)东溪古镇:千年沧桑里的“綦江魂”
https://img.qj023.com/pic/20250303/1740949074351619_844.webp?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TkxMTA2L29zc18xNTczMDIwNTQ4Mzc4XzVfNTcwXzIyLnBuZw==,t_50,g_se,x_20,y_20
东溪古镇,这座建镇逾1300年的巴渝秘境,曾是盐**道的咽喉,更是红色文化、僚人文化、盐运文化、移民文化等方面的活化石。
青石板路上,刻满了商贾马帮队的足迹,5000多棵黄葛树,编织成西南最大的绿荫长廊,明清吊脚楼与太平桥的石狮静默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影视剧《傻儿师长》《失孤》曾在此取景,美院师生曾经常年来此写生……
但这座人文底蕴非常浓厚的千年古镇,却因一直未有令人满意的开发建设,导致配套滞后、耍事不多,始终处于有“名”无“气”(人气)的尴尬境地。
如今,龙门浩的入驻,或将通过专业的运营,唤醒沉睡多年的文化记忆——
历史与烟火并存:修复南华宫、万天宫“两宫”核心区,保留老街肌理,植入非遗体验馆、国潮市集,让游客触摸“活着的綦江”。
野趣与现代交融:规划太平峡谷亲水景区、高端民宿集群,打造“封闭式景区+开放式生活”的文旅新模式。
(二)龙门浩的“野心”:不止于网红,更要成为文化地标
https://img.qj023.com/pic/20250303/1740949182471308_925.webp?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TkxMTA2L29zc18xNTczMDIwNTQ4Mzc4XzVfNTcwXzIyLnBuZw==,t_50,g_se,x_20,y_20
作为重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标杆企业,龙门浩曾成功打造南滨路龙门浩老街,将破旧老宅变为“中西合璧”的网红打卡地。
此次进驻綦江,其目标更为宏大:
文化“四态”融合:以“生态、文态、形态、业态”协同发展,激活东溪的红色基因、盐运文化、非遗技艺,让古镇成为綦江的“文化会客厅”。
产业联动:结合綦江农民版画等特色文化,开发文创IP,为“到綦江+”文旅产业赋能。
社区共生:发动本地居民参与旅游服务,培育“黄葛树下的重庆老家”品牌,让当地民众成为古镇振兴的主角。
(三)綦江人的期待:从“边缘古镇”到“文旅引擎”
https://img.qj023.com/pic/20250303/1740949241963864_481.webp?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TkxMTA2L29zc18xNTczMDIwNTQ4Mzc4XzVfNTcwXzIyLnBuZw==,t_50,g_se,x_20,y_20
东溪古镇的故事 或许真从这里开始
对于綦江人而言,东溪古镇不仅是乡愁的载体,更是发展的希望。
龙门浩的规划中,藏着太多令人心动的细节——
家门口的就业机会:非遗商户、民宿管家、文化讲解员……文旅产业定会带来更多新的就业岗位。
綦江文化的全球表达:通过影视合作、国际研学,让农民版画等民间艺术走向世界。
年轻人的回归:咖啡馆、国潮市集、数字艺术展,或将吸引新一代綦江人“逆流”返乡创业。
(四)共同的心愿:是时候让外界听见綦江的故事了
多年来,很多綦江人都有一个尴尬:当外地的朋友询问到綦江哪点有耍事时,往往都只能“打呵呵”——
不少綦江人认为,这些年来,因各种原因,綦江的文旅项目开发,有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感觉,一直缺少拿得出手的地方。
当龙门浩即将用现代笔触勾勒古镇的未来,綦江人也在用热切的目光期待——那些黄葛树下的茶香、石板古道上的足音、老街巷尾的烟火气,会否真正化作綦江递给世人的一张靓丽名片。
我们期盼:东溪古镇的“焕新”,不仅是砖瓦的修缮、文脉的重现,更是一场綦江人文化自信的觉醒。
綦江人,你准备好了吗?
这一次,我们或将共同见证家乡文旅产业的“破茧成蝶”!
短评——
如何让千年古镇
“活”成綦江人的骄傲
当龙门浩文化产业公司宣布投资东溪古镇的消息传出后(前晚已发视频,附后),评论区里的老乡们瞬间被乡愁与期待点燃(也有少许担忧)。
https://img.qj023.com/pic/20250303/1740949326627549_340.webp?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TkxMTA2L29zc18xNTczMDIwNTQ4Mzc4XzVfNTcwXzIyLnBuZw==,t_50,g_se,x_20,y_20
这不仅是资本与古镇的简单联姻,更是一场关于“文化自觉”的深层对话。
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中,千年古镇如何既留得住“魂”,又能让綦江人昂首挺胸地说一句“这是我的家乡”?
东溪古镇的规划改造,展现了一种难得的“清醒”。它还好没有陷入“拆旧建新”的窠臼,也未盲目追逐网红经济的流量泡沫,而是以“四态融合”的理念,将生态肌理、历史文脉、空间形态与产业业态编织成一张共生之网。
修复南华宫、万天宫时,保留了原住民的生活场景,在太平桥畔引入民宿,却不驱离市井烟火(盐茶古道的那些石梯上,被人为打凿条纹的情况可能并非官方所为?),这种“新旧共生”的智慧,恰恰击中了当下文旅开发的痛点——真正的文化传承,从不是将历史封存在博物馆,而是让它在当代人的呼吸中延续心跳。
https://img.qj023.com/pic/20250303/1740949557745769_481.jp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TkxMTA2L29zc18xNTczMDIwNTQ4Mzc4XzVfNTcwXzIyLnBuZw==,t_50,g_se,x_20,y_20
值得关注的是,龙门浩即将实施的开发,始终将“綦江人”置于叙事的中心。
当规划中提到“培育上千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发动居民参与文化讲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新生,更是一个重构发展与民生关系的契机。
那些曾因资源匮乏而远走的年轻人,或许将在非遗作坊的案台前、民宿庭院的茶桌边,重新找到与故土的情感联结。这种“人的回归”,远比GDP数字更能定义新发展的价值。
但热切之下,仍需冷思考——
龙门浩团队需警惕“文化符号的空心化”:黄葛树下的茶馆若沦为打卡背景板,盐商古道的故事若变成千篇一律的导游词,东溪便可能又沦为又一个“精致的文化盆景”。
古镇的独特性,恰恰是隐藏在綦江方言的抑扬顿挫里,显现于街坊邻居端着豆腐乳串门的日常中。
如何在商业开发中保留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或是比建筑修复更考验开发者的命题。
东溪古镇的蜕变,实质是一场綦江人的精神寻根。当龙门浩用资本与专业能力撬动沉睡的资源,綦江人也在用集体的乡愁期待、并可能参与家乡的重塑。
我们期待的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文旅样板”,而是一个能让“老者细说往事、孩童追逐嬉戏、游子热泪盈眶”的“活的故乡”。
这或许才是文旅融合最深远的追求!
最好的开发,是让文化自己开口说话;最动人的振兴,是让每个綦江人都成为故事的讲述者。
此刻的东溪古镇,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我们期待它的蝶变,将为中国古镇开发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不是迎合世界的审美,而是自信地告诉世界:这就是綦江,我们的綦江。
相关链接:綦江印记|李白《丹溪行》,完美呈现东溪古镇1700多年前景象!
互动:你对东溪古镇的开发改造有哪些期待?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古镇记忆”与未来畅想!并欢迎关注、推荐,并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阅读原文
阅读 1713
綦江找工作、招人才,綦江在线招聘网>綦江找新房、二手房、租房、门面商铺>綦江交易、二手车、闲置品、本地商家>綦江相亲,綦江本地真实靠谱相亲平台> 路过 目前东溪古镇整体打造还暂时不能成为綦江人的骄傲https://app.qj023.com/public/emotion/face_umm.png 不是东Xi 是东Qi名字都给改了 牛逼吹得高 私人搞,有点具体。但愿吧! 牛逼哄哄的 搞出了一个商业街的公司,再来搞出个小吃街也正常https://app.qj023.com/public/emotion/face_wulian.png {:10_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