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人服务社,顾名思义是为广大官兵服务的。也有叫小卖部的,我更喜欢后者,比较接地气,一口一个小卖部叫着顺嘴听着入耳。
记得第一次走进服务社,里面烟雾缭绕乌烟瘴气,差点没要了我这条小命。营区内任何地方都让人压抑,只有到了服务社才会感觉松弛,享受片刻的惬意时光。
服务社的价格比外面要亲民,时不时有领导不打招呼检查,咨询一下官兵意见。倘若发现有哄抬物价,保准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小卖部一般由军人家属承包,我发现大家伙有事没事总爱往那儿跑,久而久之便发觉了其中的端倪,嫂子长的水灵,说话也和风细雨。大多数部队偏居一隅,平时连一个异性都看不到,蚊子也要逮着研究半天,毫不夸张的说母猪赛貂蝉。
走进小卖部,就像农村人进了城。琳琅满目的商品,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不知不觉就挑花了眼。那点可怜巴巴的津贴禁不起折腾,有的战友花钱大手大脚,他们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我都是精打细算,十天半个月不去一次,干脆眼不见心不烦。
每当发津贴的日子,小卖部就迎来了最风光的时刻。大家务必是一番大扫荡,风卷残云抢购一空。老板手忙脚乱,收钱到手软。在部队开一个小卖部,那真的是日进斗金,好多人盯着这个肥缺。
小卖部烟酒这块是大头,后来部队颁布了禁酒令,小卖部的生意一落千丈。
下连后,进小卖部的机会多了去了,进进出出的,一来二去跟老板熟识了,挂个账啥的。我战友城市兵花钱如流水,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三天两头换新手机。4年里欠了六千多的债,那可是一年的工资啊,我怀疑他把服务社当家了。
老板一下一笔巨款,高兴之余,还送给他两条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