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江人快看!这个村靠种李子和花逆袭,太励志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十年前,振兴村还是区里有名的“穷窝子”,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块,村集体穷得叮当响。村里到处是破旧的土房子,邻里间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吵翻天,年轻人留不住,地也荒了,整个村子缺乏生气,好在赶上了好政策!

产业破局:从穷窝子到全国文明村的十年蝶变

2013年,振兴村被划入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2014年成为市级贫困村,2020年又入选为全市18个试点村之一。村两委成员紧紧抓住这些机会,认准了“靠山吃山、靠地吃地”的路子,定下了“1+2”的发展规划——以李子为主打,配上花卉苗木和休闲旅游,引进了奈李、三角梅等产业,村子日渐向好发展。十年间人均收入从3000元跃升到2.1万元,村集体经济突破150万元,振兴村陆续获得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重庆市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巴渝和美乡村五星级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今年被认定命名为全国文明村。从区里有名的“穷窝子”到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重庆市文明村,再到如今的全国文明村,振兴村以产业为基,以文明为魂,绘就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三变改革:产业驱动下的文明乡风重塑

思想之变:从“等靠要”到“抢着干”的动能觉醒

刚开始发展产业时,不少人觉得种花种果挣不了多少钱,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请专家教技术,带着大家一起学技术、种花卉。慢慢地,看到有人种花赚了钱,种李子树盖了新房子,大家的心思都活了,培育了一大批种植养殖大户、经济能人,农民收入节节攀升。现在村里召开种植技术培训会,场场爆满;大家碰面聊的,不是东家长西家短,而是“你家李子树咋防虫的?”“今年啥花好卖?”,那股子想干事、想学本事的劲儿,是产业带起来的!

风气之变:从“比排场”到“比本事”“比干净”的价值转向

“以前村里红白喜事,好多人打肿脸充胖子,借钱也要讲排场”振兴村村干部董艺说道。振兴村充分发挥 “一约四会”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到村规民约中,引导村民群众制定了务实管用的“婚丧嫁娶”村规民约10条,对村内“红白喜事”做了约定,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新理念,遏制红白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风。现在大家的心思都在产业上,比的是谁家种的花更漂亮、结的李子更甜、谁的技术更高,每年开展“最美庭院”“道德模范”评比,家家户户争着把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环境好了,游客才愿意来,果子花儿才好卖啊!”振兴村村民吴云昌说。

治理之变:从矛盾频发到共建共享的生态重构

为了方便大家,也为了把人心聚得更紧,振兴村把10到30户划成一个“小院”,创新打造“有‘李’小院”“法治小院”等多个院落,党员干部下沉化解纠纷,就在这些小院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小院”成了说事、解疙瘩的好地方。谁家有点矛盾、邻里有点纠纷,不用闹到村委会,在小院里大家坐一起,心平气和说说,党员干部帮着评评理,多半就化解了。产业起来了,大家的心思都在怎么一起挣钱上,矛盾自然少了。过去为地界闹得脸红脖子粗的,现在成了合伙搞产业的“战友”,昔日的“地界争执户”变成产业合伙人。

“小院”也成了热闹的“大家庭”。小院的活动丰富多彩,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打糍粑、集体生日会等等。慢慢地,大家更亲了,集体的事也愿意管了,谁家门口的路灯坏了、公共的花圃该浇水了,都有人主动认领。这份守望相助的乡情,是产业兴旺结出的“文明果”。



▲振兴村人居环境示范点

共富路径:3000多亩的李子园与300亩两生花的文明密码

靠着3000多亩的李子园,300多亩的三角梅、西洋杜鹃这些“两生花”(既能看又能卖钱),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了。2024年花卉销售额50多万元,村民人均分红2000元,人均年收入从不到3000元涨到了2.1万元,村集体经济去年突破了150万元。



▲大棚种植西洋杜鹃花



綦江区隆盛镇振兴村李子果园航拍图

钱袋子鼓了,大家对好环境就更珍惜了。过去垃圾随手扔、污水随便倒,觉得“农村嘛,都这样”。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明白了,好环境就是“金饭碗”。村里成立了环保志愿队,推行垃圾分类,定期清理河道垃圾,开展义务种植活动,自觉践行垃圾分类。村民张少文说:“以前觉得环保是城里人的事,现在懂了,绿水青山就是我们自个儿的‘金山银山’!”群众建设和美家园的意愿愈发增强,是产业兴旺带来的最实在的改变。



▲有‘李’小院大家庭一起过端午节

未来图景:文明之花绽放乡村振兴新征程

产业是根,文明是花。产业干好了,大家心气顺了、口袋鼓了,自然就讲文明、爱环境、重和谐。“全国文明村”的荣誉是鼓励,更是新起点。下一步,振兴村将继续在镇党委、政 府的坚强领导下,盘活闲置资源深化农文旅融合,打造“李子更甜、花儿更艳”的特色品牌,以“全国文明村”为新起点,推动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践行幸福源于劳动,让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底色,在振兴这片土地上,让文明之花照亮乡村振兴的壮阔前程。



▲网红推广助销隆盛李子



工作人员正在打包订购的李子



▲李子大丰收

原标题:文明村镇丨全国文明村隆盛镇振兴村:以产业兴旺铸就乡风文明新标杆

来源:网易重庆


(2楼)沙发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此帖仅作者可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7-8 20:17 , Processed in 0.14742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